蓉宝想说服两人,“好吃的东西我都喜欢吃,只有难吃的东西我才不喜欢吃。”
嘉宝淡定道:“豆沙包不好吃。”
蓉宝的声音陡然拔高,“豆沙包最好吃了。”
吃食上面永远争不出结果,蓉宝说服不了嘉宝和齐鸣谨,但俩人也说服不了她。
蓉宝气呼呼的咬了一口肉饼,“那我们就各写各的。”
“我们可以一起写,要是都觉得好吃就写好吃,要是有人觉得不好吃,就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街上的人不算少,蓉宝三人围蹲在地上争了半天,最后才各退一步,决定一起把这些事记下来。
贺二抱着刀靠在墙上,觉得自己就算多长两个脑袋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
但蓉宝几人觉得很开心,他们既可以走遍县城,还能知道县里所有好吃的东西,特别有面子,至少在同窗面前,他们可以吹嘘了。
而且记东西这件事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因为庄先生很多问题都没给出答案,一开始是齐鸣谨把这些疑问都记在纸上,后来蓉宝嘉宝看到了,也觉得这办法好,因为他们也有很多想不通的问题。
从去堤坝上看完徭工服役后,蓉宝和嘉宝就开始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庄先生给了答案,他们也不能理解,所以还是写在纸上面。
但更多的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也就是争不出对错的问题,庄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前朝修沅江大坝时死了两万役工,掏空了户部,导致大旱拨不出救灾钱款,饿死了好几万人,当时朝野上下全是骂声一片。
可上元十年大涝,就是因为有沅江大坝截流河水,才保住了一州百姓,当然,自然有几个村子遭殃了,不过朝廷提前把人疏散,帮村民重新安排了村子。
因为有过先例,所以先帝在位时,对水利特别看重。
蓉宝嘉宝心里也没有答案,他们只是在想,要是朝廷有钱,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所以就用幼稚的话语写上自己的想法。
次日一早,杨氏得闲,就在家里跟老背头学种花,主要学的是花肥和浇水,就跟粮食一样,水少了不行,水多了也不行。
其实大户人家的花特别讲究,既要开的好看,也要长的好看,不过杨氏养的不是观赏花,就只学了怎么剪枝才能让花长的更好。
老背头拿着叶片解释道:“有些花喜欢晒太阳,有些花不喜欢,我养了几十年的花,才记得很多花的习性,但要是不知道,就可以看叶子。叶片平平的,就不用管,要是叶片上翘,得往光亮的地方放,叶片下垂,就得换个黑一点的地方。”
杨氏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很多种花的诀窍她都在书上看到过,老背头细细再跟她讲一下,杨氏就能彻底理解。
书房里静悄悄的,方才还在屋子里读书的俩人一眨眼的功夫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杨氏把竹盘放在桌上,瞧见旁边到处都是散落的稿纸,就帮忙收拾了一下。
只几个呼吸的时间,杨氏的面色就严肃起来,她把这沓纸仔细看完,心绪如石击清潭般长鸣。
身后传来脚步交谈声,杨氏转头,声音细的像三月春雨,含着绵绵温柔,“这些都是你们写的?”
“娘。”蓉宝挺起胸膛,“一大半都是我写的。”
杨氏看字迹也能看出来,蓉宝写的比较多,因为她的话太多了,总是写着写着写到别的地方去了,然后绕一大圈才回来,嘉宝的就比较简单,直观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