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远却指着旁边道:“吃牛牛。”
他指的是一家酱肉馆,此时刚好是酱羊肉出锅的时候,醇香扑鼻,引得行人垂涎欲滴,就连王菁也狠狠地吸了一下鼻子。
王慎远刚三岁,不认得“酱”字,却知道要吃牛牛。
“好,我们去吃牛牛。”王菁笑着去抱他,他却迈开两条小腿,先跑进去了。
他们将酱肘子、酱牛肉、酱羊肉全要了一些,吩咐店家切得薄薄的端了过去。
王慎远还不是很会用筷子,王菁喂他吃。
这小家伙却偏爱牛肉,不是很喜欢吃肘子。
文氏道:“之前都给他喝的羊肉汤,没怎么敢让他吃牛肉。”
“吃完咱们再逛一会儿,要是怕他积食,回去可以喝一点山楂茶。”王菁安慰道。
在濠州的时候,平时是看不到牛肉的。
耕牛是农人们最主要的农具了,若非病死,根本没人会舍得杀牛。更何况官府不充许这样的事发生,别的地方不太清楚,反正刘成方对这方面管的挺严的。
到了山东,卖牛肉的渐渐就多了起来,京城酱牛肉的生意更是红红火火,好得超出想像。
王菁边吃边和文氏商量,“我们要不要各个菜系的菜谱都列出来?看顾客喜欢什么样的,自己挑选。”
文氏摇头:“那样岂不是要好几个大师傅,不如专攻一样。”
王菁深以为然。
“那我们就做徽菜。等下回去,我就把菜谱誉写出来,拿出去拓印个几十份,给他们备用。至于招牌上的字,还是请大哥书写吧。”她说的是王卫平。
这也算得上是名人效应了吧?
文氏道:“这没问题,不过我觉得他的字并不比长字的好呢。”
王菁道:“长安在练字上下过苦功夫,写的毛边纸只怕要好几个大车来拉呢,大哥是前几年耽误了。”
都怪余氏那老虔婆害的,可惜现在人死如灯灭,再多的怨恨也随风消散了。
“咱们才来几天?西边那院里就呆不住了,托人带了信给我们,要来京里呢。”文氏不耐地说说。
王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来,但也能明白姜氏的想法,王卫平这一进京,也不知何时才会再回滁州,而姜氏带着几个闺女厚着脸皮贴到京里来奔投,孤儿寡母的王卫平不收留他们倒显得无情无义了。
就连文氏也以为姜氏母女要到京城还必须再过一段时间才成,哪想食百味还没开张,姜氏母女就到了。
姜氏不仅带了她的嫡女和庶女,还带来了王大姑娘。
王大姑娘今年也是十七,若没发生之前那些不堪的事,早该嫁了,可这些事说到底最先还是姜氏授意的,况且姜氏目光短浅,又无根基,好逸恶劳,几年下来手里的银钱早花得差不多了。倒是冯氏,之前帮李记打理铺子的时候,敛了不少财,不然余氏和王卫川也不致于这么看中她了。
王卫平夫妇进京之前,冯氏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让余氏又心甘情愿地带着她们母女又来了京城。
郭之兴现在托着王卫平走了翰林学士的路子,入了翰林院,做了编修,和同僚们住到了一起。文氏不想见到姜氏这些人,但又不能不管,只得把人暂时先安置在王菁附近,也就是他们之前郭之兴住的地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