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渭水自西向东而流,重要消息走水路,一向极快。
这三个州,自古也都是人口大州。
其中当属兖州,人口最多。
府城百姓,自闻翰林院加工过的朝会后,对安凡是恨得牙根痒痒。
而闻边境之忧,不少人自发前往府衙,询问参军的消息,另外两州亦是如此。
上京之北是并州,并州百姓自不必多说,因与匈奴交界。
此次,东匈奴对并州动兵之后。
无需任何言语上的‘鼓励’,并州百姓们各个自发给季大将军前线送粮。
而上京之南,便是荆州。
荆州,本就是大梁十三州里,最先被规划铺设木轨的。
不少地势平坦之处,如今已是通了车。
只是大城与大城之间,相隔甚远,铺设木轨不时需得伐木铲土,这才导致进展颇慢。
而自京报传入荆州后,最先掀起波涛骇浪的便是襄阳。
襄阳城中,有一书院,男女学子皆收。
若是贫穷之家,学习天赋过人者,亦可免除学费入学,食宿学校全包。
单听男女学子皆收,便知出自江陵谢氏之手。
其山长,正是梅行云。。。。。。
虽梅大秀才没有才,但他有财啊!
为了抱紧谢氏的粗大腿,直接出钱kuku砸,给自己砸了个山长名头。
至于其他夫子,自是由谢氏书院派人担任。
毕竟咱梅大公子,是谢氏书院出来的秀才,也算是谢庭江的学生。
虽然,他一般不好意思如此说。。。。。。
他自己丢脸没啥的,丢了玉衡父亲的脸面,那可真是罪过!
襄阳离上京,还算比较近。
京报,在次日一大早,便由通政司的人,送入了襄阳城。
梅行云得知此事之后,立马嚷嚷着,要提剑砍死乌孙那群王八羔子。
好在,其妻甄玉容及时给摁下了,避免其送人头的命运。
之后,梅行云便自个掏腰包,让府衙加多刊印京报。
另还组织各气愤之士入京,一路上伙食住宿,由梅家全包!
像这样的书院,在荆州还有好些个。
不过因着距离上京远近的关系,得知消息的时间,亦有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