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系,”僧人答道,“听当地故老说,百年前这里出了个国王,名号金花,其政教清明,池中有一条龙被他所感,甘愿供他驭乘。金花王去世前,以鞭触龙耳,龙便潜隐入水,直到今天都没有再现身。”
说到这里,他掀开车中窗帘,指着面前的废城道:“由于那座城中无井,居民饮水都从龙池中汲取。那条龙于是就变为人形,与汲水的妇人幽会,生下的男儿格外的骁勇强壮,行走时疾如奔马,很受女子喜爱。龙的血统就这样扩散开来,以至于这座城里的人全都成了龙种。”
玄奘又看了看那座废城,没有说话——显然,这些龙种人早已经不存在了。
僧人接着说道:“这些龙种人恃力作威,不听王命。于是,王引来突厥人,屠杀了这个城的居民,不分老幼,一概戮尽。从此以后,这座城里人烟断绝,生灵全无,成了今天这般荒芜的样子。”
听了这个故事,玄奘轻轻叹了口气。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生灵都是嗜血的,不同的是,其它生灵嗜血就是嗜血,没有什么理由;只有“聪明”的人类,会为自己的嗜血编造各种各样的理由。
从这座荒城往西北去四十多里,有一个河谷,隔着一条南北向的河流,一东一西矗立着两座规模宏大的伽蓝。
“法师,我们到了!”僧人跳下马车,对玄奘道。
道诚等人也都下车,簇拥在师父身边。
玄奘看了看那两座伽蓝,只见西岸的高塔巍峨,东岸的殿堂富丽,两寺皆是依山而建,僧房禅室随着山势的起伏一层层铺开,参差错落,逶迤延伸,蔚为壮观。
“哪一座是昭怙厘寺?”他问。
“两座都是。”僧人笑道。
河水已经结冰,上面落了厚厚一层雪花。僧人先将玄奘引入东面的那座伽蓝。
“这里面有佛足印。”他向玄奘介绍道。
寺僧们刚刚做完晚课,听到大唐法师到了,全都迎了出来,一面请法师入客房吃茶,一面向他打听高昌国的事情。前些年河西一带战事频繁,他们大都是从高昌逃难到这里来的,思乡之情使他们迫切地想要了解故国的近况。
玄奘指了指三个沙弥和众位手力,笑道:“若要问高昌国这些年的事情嘛,他们比我知道得更多。”
于是,沙弥和手力们都被这些高昌来的僧人团团围住了。
玄奘趁机走出客房,一个人去大殿里礼佛。
礼毕抬头时,他发现,这座寺院里的佛像打造得极为优雅细致,上面的装饰几乎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站在殿上,不禁有些呆了。
“法师怎么一个人在这里?”那个带他到这里来的僧人走过来说道。
“玄奘在这里瞻礼佛像。这里的佛像如此庄严,玄奘一见便不由得心生欢喜。”
“是吗?”那僧人笑道,“我们天天见,倒不觉得怎样。佛堂内有佛足印,法师要不要也去瞻仰一番?”
“阿弥陀佛,”玄奘合掌道,“此为玄奘累世之福报,望师兄带路。”
佛足印是印在一块玉石上的,石面二尺多宽,色带黄白,状如海蛤。其上有一个深深的脚印,长一尺八寸,宽六寸有余,果然是足履之迹。
“这佛足印是有灵异的,”那僧人道,“如果遇上斋日,它便会发出明亮的光芒,就像千万只蜡烛在照着一般。”
玄奘在这块玉石前,虔诚参拜。
第二天一早,玄奘起身诵了一会儿经,便走到屋门前,伸手一推,竟没有推开。
打开几乎被封冻住的窗子,他被那从空中不停洒落的鹅毛般的大雪吸引住了,酣畅淋漓的雪此时下得气势磅礴恢弘无比,好像今生今世再也不会终止了。地上的雪已经积了四尺多厚,堵着门,就像一道雪白的墙,难怪怎么推也推不开。
封门的雪大多是风吹过来的——门作为避风的极好去处,使随风而起到处迁徙的雪聚集于此。
手力和沙弥们也都醒了,这些来自温暖的高昌国的人们何曾见过大雪如此下法,纷纷上前推门,道诚索性从窗口跳了出去,将积在门前的积雪铲开,门终于被推开了。
众人一哄而出,看着这在故乡难得一见的景色,嘴里啧啧称奇。
没站多久,大雪就在衣服上、头上积下厚厚一层,手指也冻得张不开了,人们又连忙躲回屋里去。
又过了一会儿,国王派来接大唐法师的马车到了。
玄奘披上一件毡袍,出门上车,赶车的汉子满面红光,胡子上落满雪花,正坐在车辕上往嘴里倒酒。
酣畅地喝了一大口后,车夫哈着满嘴的酒气感叹道:“唉,也不知是哪个恶刹得罪了风神雪仙,安安静静的山,眨眼就摇出一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