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独立报》的爆料其实是他让人主动透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王室的反应和舆论风向。其实现阶段并不适合这样做。
因此他跟戴安娜的关系才被基本坐实,且他前两天才刚接受完王室的册封,应该沉积一段时间。
待这波舆论过去了,该做再做。
但卫雄是个现麻烦的人。
既然到时候一样要遭受舆论的纷扰,还不如一次性完成。至于为什么选择向《独立报》透露。
而且之前《独立报》的报道明显有偏向性?
原因很简单。
卫氏传媒正在与《独立报》进行收购谈判,目前已经确定卫氏传媒将收购《独立报》51%的股份。
其他细节也基本谈妥,只剩收购价格。
话说卫雄想进军西方传媒界早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借偷拍录像之机,拿下了天空电视台。
正式进军英国传媒界。
但他的步伐不敢迈得太大,担心引起一些保守派的担忧,直到约翰?梅杰上台他才又动起心思。
首先锁定的目标是《每日电讯报》和《卫报》。
这两份都是英国销量最大的全国性报纸之一,其中《每日电讯报》的销量长期居行业之首。
最高时超过《卫报》、《泰晤士报》和《金融时报》的总和。
但表面的繁荣却掩盖不住内部的危机,《每日电讯报》的读者在逐日减少,读者年龄老化。
55岁以上占了38%。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董事会商议后决定全面更新印刷系统。但是过去向银行贷的款已经到期。
哪里有余钱买新的印刷机。
可是报纸如果再不改成彩色版,不要说年轻人,就连老年人也不想看了,到那时报纸也就完了。
于是董事会决定吸收新的投资者。
然而报社的经营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不少投资者不敢把钱投到报社中去,这是一个人出现了。
他名叫康拉德·布莱克,加拿大霍林格集团董事局主席。
康拉德·布莱克同意提供2000万英镑,但条件是必须占有《每日电讯报》全部股份的51%。
英国是一个讲究传统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经常听人说的‘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就是指英国人这种根深蒂固的贵族传统和作风。
现在全国最大的《每日电讯报》要听命于一个加拿大人?
这对于一部分英国贵族来说是很不舒服的。可是谁来拯救《每日电讯报》正在恶化的财政状况?
眼看贷款还不出要被银行接管,董事会无奈之下只好接受布莱克的条件。
经过布莱克大刀阔斧的改革,到1991年年底,《每日电讯报》已经彻底摆脱年年亏损的状态。
年盈利达到1。49亿英镑。
在这种情况下,卫氏传媒向《每日电讯报》提出收购邀请,毫无疑问的遭到了布莱克的拒绝。
接着又遭到了《卫报》的拒绝。
但情况有点不同。
早在1936年,《卫报》拥有人JR斯科特放弃了对《卫报》的拥有权,并成立了斯科特信托基金会。
把报纸的所有权全部转移给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