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夏南方的羊城,就算是冬天,也无须担心来自北方寒流的侵袭。
多年以前,一场春风吹遍了整个东南,羊城乘风而上,短短的二三十年,成为了大夏南方最璀璨的明珠。
这场春风,不仅吹绿了羊城,也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心怀梦想的人。
郑大风,就是其中一个。
俗话说得好,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郑大风就不一样,他是一个向往着大款生活的伙夫。
七年前,从部队炊事班退伍回来的郑大风,带着满心的希望,投入到南下的大潮之中。
七年时间,为了在这座城市扎根,郑大风没回过家。
曾经有一句话说,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是人死了,钱还没花。而对于郑大风来说,最大的悲哀是南下了,根没扎下。
到了这里,他引以为傲的手艺,真的不算什么。
第一年,搞了个路边摊,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时候,新的城市管理制度出来了,摆摊必须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摆,还要交各种费用。
郑大风得到消息迟,连根毛都没看着。于是乎郑大风的第二年,是和城管斗智斗勇的一年。
至于结果,说多了都是泪。
第三年,不得已的郑大风去了羊城的百年川菜老店庆丰楼应聘厨师。
他在炊事班里学到了三瓜两枣显然不能让他应聘成功。
有厨师证怎么了?
说的像是谁还没有一样。
而厨房的主管见郑大风五大三粗,腹背雄腰,几乎没做什么思考,就让他留了下来。
不是当上灶炒菜的厨师,而是厨房里打下手的学徒。
郑大风不愧是当过兵的,胃好,胃口也好,吃下领导画的大饼,从头开始。
一晃,几年就过去了。
今年的郑大风,已经二十九岁。
凭借着自已作风顽强能吃苦,郑大风吃了很多的苦。
倒也不全都是坏事,一位庆丰楼的老师傅还就看上了这一点,将郑大风收为弟子,教他厨艺。
今天,腊月十五,郑大风的生日,同时也是郑大风和人竞争头灶的日子。
对于庆丰楼,这可是一件大事。
庆丰楼的老板特意歇业,后厨里,管理者,服务员,厨房的师傅,打杂的,全都围在厨房里,看着郑大风和其他几位师傅各展所长,一展所学。
时代的变换,不仅仅是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短,就连菜系与菜系之间,也都没了隔阂。
这些年,庆丰楼除了传统的川菜,也顺应时代,推陈出新,自研的许多新式川菜。
不过今天比赛的主题,反而是一道传统的川菜,东坡肘子。
三个外来的厨子,还有郑大风和梁晓春两个庆丰楼原本就有的厨子,五个人,竞争一把交椅。
庆丰楼里的人,大多支持郑大风。
不过有时呼声高,并不代表就能获胜。
郑大风看不明白情况,依旧认真的做着自已的菜。
“TMD!不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