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牧羊女站在黄土高坡上唱歌呢,这歌听起来咋那么熟悉呀?秦锋,你是晋西太原人,应该知道这是什么歌吧!”
林洁遥指着黄土高坡。
“我当然知道,不但知道还会唱呢!这是山西地方脍炙人口的一首歌,叫“走西口”。
“走西口?对,是走西口,说说看,为啥叫走西囗,是不是老百姓往西部去寻找活路吧,这儿的老百姓实在是太苦了!”
“林姐,你说得很对,走西口是一首山西地方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
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很多人会唱。
清代乾隆时期,华夏人口剧增,达到了三亿,人和地的矛盾开始尖锐了起来,大量的内地贫民迫于生活的压力,为了不被饿死开始了大规模的自发移民。“走西口”就是清代以来数以万计的晋、陕等地的老百姓不断涌入内蒙的归化城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走西口》这首民歌就诞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将晋文化通过人口迁移带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当地游牧文化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富有活力、多元化的华夏西部文化。”
秦锋开始哼起了“走西口”,林洁也唱了起来: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难留
提起哥哥走西口呀
小妹妹我泪常流……”
“队长,林教官那个唱歌的小姑娘赶着羊向我们走来了呢!我们不如问问她小李庄怎么走?”
王小毛和那雅走到秦锋和林洁的面前。
“好,那雅你去叫她吧,你和她还是同行呢!”
秦锋现在对那雅的态度大有改变,看到她时他不再板着脸了,有时还故意找她说说话。
“是,队长!我这就去!”
“啪”的一下立正,然后那雅向秦锋来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那雅,你这是跟你的小毛哥学得吧,还真像一个八路军女战士!”
林洁笑着说,王小毛的脸刹时红到了脖子。
那雅兴高采烈地向山坳里跑去了。
十分钟后,一位眉清目秀,但十分瘦弱的小姑娘站在了秦锋的面前。
小姑娘哆哆嗦嗦缩在那雅的背后,一对扑闪扑闪的大眼睛透出恐惧和害怕的样子。
“小妹妹,别害怕,我们是八……我们是好人,不是坏人,你就是刚才在山坡上唱“走西口”的妹妹?唱得不错,挺好听的,你跟谁学的?我也会唱,你听听看,我唱得好不好?”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难留
提起哥哥走西口呀
小妹妹我泪常流……”
秦锋装着女腔唱起了“走西口”。
“噗嗤”一笑,小姑娘竟笑了起来。
“你唱得不对,跑调了!听我唱一遍!”
小姑娘大大方方地又唱了起来。
林洁把小姑娘搂入了怀里,开心得在她脸上亲个不停。
小姑娘不再害怕了,她娓娓道来她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