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县城外几里处,有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山。山上的积雪早已消融殆尽,只剩下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盘旋而上,两旁的道路渐渐被绿色所覆盖。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依山而建,宛如世外桃源般宁静祥和。远远望去,山顶附近矗立着一座高达近二十米的小楼,格外引人注目。
这座古楼的外观古老而庄重,高大的主体建筑与四周的矮墙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画卷。
与其他建筑不同的是,窗户上并非装饰着普通的纸张,而是闪烁着光芒的琉璃;屋顶则铺陈着琉璃瓦,与窗户一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透露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
此时,刘协在秦桧的引领下,率领着一众文官前来参观这座刚刚建成的泰山书院。
众人一路欣赏着美景,心情愉悦。当他们来到书院前时,不禁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所震撼。
郑玄感慨地说道:“真是不错啊!”一旁的蔡邕这位大儒也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秦桧听到赞扬脸上露出了一点得意之色。
“秦郎中,这件事你做的不错。”
听到刘协夸奖自已,秦桧急忙弯腰恭敬地行了个礼,恭敬地回应道:“这全赖陛下的英明领导和悉心指点,小臣岂敢独占功劳。”
虽然秦桧的态度显得十分恭敬,但是说话的声音却透露着些许谄媚之意。
刘协看着一旁的秦桧说道:“爱卿此番功劳不小,理应有赏。朕决定升你为工部侍郎。”
秦桧闻言,立刻跪地叩首,口中高呼:“谢陛下隆恩!臣必当竭尽所能,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其他大儒虽然对秦桧这种毫无尊严的行为表示不屑,但此时此刻也不得不在心中感慨秦桧此事做得确实不错。
“起来吧。”刘协摆了摆手,然后带着众人走到楼边。
他们沿着用水泥砌成的坚固地基和青石台阶缓缓而上,阳光映照之下,只见眼前的高楼巍峨耸立、华丽无比,令人赞叹不已。
这时,崔浩忽然开口道:“此楼如此壮观,似乎尚未有名字。”
秦桧闻听此言,赶忙恭敬地回答道:“崔尚书,此楼的确尚未命名,还请陛下赐予一个美名。”说罢,他与众人一同将目光投向刘协。
自上次在泰山之巅,刘协展露文采,抄袭了一首《望岳》之后,便再未显露过其才华。
如今众目睽睽之下,不知他又会给这座高楼取个怎样的名字呢,众人也是十分好奇。
此时此刻,面对着众人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刘协内心不禁涌起一股轻微的兴奋之情。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展示一下自已的文采,抄诗一首来应景。
只见刘协昂首挺胸,双眼微闭,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合适的诗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苦思冥想良久,却始终找不到一句能够完美契合当前情境的诗。
毕竟,古代关于楼阁的诗句虽然繁多,但在这一刻,他就是无法想起那恰到好处的一句。
刘协感受到周围人们愈发炽热的期待目光,心情渐渐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间灵光一闪,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