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日头渐渐开始西斜。
大厨房内,嬷嬷看见阿黛自从回来之后就默不作声的。
只见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厨房内穿梭,动作细致地整理了案上的物品。
见到她手法精妙的料理食材,接着便忙于开火炖煮高汤。
日复一日,在陈师傅离开之后,宇文家的大厨房不知不觉间成就了阿黛越来越高超的厨艺。
不过,跟她灵巧的动作比较,今日的阿黛,从踏进大厨房的门口开始就一副闷闷的样子。
大厨房内慢慢弥散开食材的香气,令人闻着就觉饥肠辘辘的香气!
嬷嬷看了阿黛几次,还是没忍住走过去问问:“阿黛,是去清音阁的时候有事儿?”
阿黛听到嬷嬷问话,暂时停下手里的活计,对着她摇摇头道:“嬷嬷,我去清音阁打扫的时候,哥哥跟林公子都不在。“
”他们出门去了还未曾回来。”
阿黛眨了眨眼睛道:“倒是在清音阁里碰上了三少爷,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只是随意问了几句。”
“那是玉兰堂的人来过你?”
嬷嬷想不出小姑娘情绪低落的原因,仔细瞅了瞅她,大致猜测了一下问。
瞧阿黛的样子,分明是有心事的。
“也不是,”阿黛抬起头瞄了嬷嬷一眼,接话道,“送点心过去的时候虽然玉兰堂的人也不太高兴,但是我跟她们说了林公子的提醒。”
“你用了他的名义,玉兰堂的人不会不高兴么?”嬷嬷愣了愣,顿时心中一紧。
“您说笑了,我当然说是我想的呀。”阿黛忙道,“原话是林公子告诉我的。”
“我跟玉兰堂的人说,我生怕大夫来看诊后开的汤药跟餐食相冲,所以才只做了点心。”
阿黛想了想道:“大概她们也觉得有道理,并没有为难我的意思。”
阿黛说话间低下了头。
嬷嬷弄不懂了,看着阿黛问:“都不是。难道是院子里的人闲话被你听到了?”
这段时间,自从三少爷到了肃州城东,宅院内的闲话就没有停过。
尤其是关于他带来的那位住进清音阁的林公子。
底下的议论多了,难免会钻进阿黛的耳朵。
嬷嬷知道阿黛她哥哥元宝在清音阁做事。对那位林公子印象不错。
因此听到院子里议论的闲话,特别是有些中伤人的话,阿黛不高兴了也有可能。
“嬷嬷,”阿黛犹豫了一下才道,“福管事来找过我。正好问起三少爷还有清音阁那位林公子的事情。”
“有哪里不妥当么?”嬷嬷将目光投了过去,视线对上阿黛又问。
城东宅院的几名护卫先行一步。
几个人坐上马车往肃州城南大江边的码头进发。
此去码头是为了天放即将要南下的事情。
自然,南下西兰的船护卫早已预备好了。
他们需要赶在天放日落登船前,提前检查一下船上配置。
从肃州到西兰南,就算船行不停,卯足今儿往南行,也颇费时间。
中间相隔的距离远,南边儿的事情又急需处理。
因此,临行前的预备必得仔细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