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教授名叫何鸿渊,至于他的同学则叫袁仲,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考古专业。
这时何鸿渊再也坐不住,当即约好袁仲前往河北宋墓去一看究竟。
他觉得自已有责任去揭开这个谜团,找出“易寒”这个神秘人物的身份和背景。
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古往今来同名同姓的人多了个去,根本就没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去弄清楚一个或许是同名同姓的人。
但对于何教授这样严谨的专业人士而言,他们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可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他们热衷于解开历史的谜团,探寻过去的真相,考古有时就好像是一场解谜游戏一样,通过为数不多的线索,一点一点的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历史真相。
每个细节、每个线索都可能成为解开谜题的关键。
历史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是相互关联。
每一个历史小事件都是一个独特的拼图块,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历史画卷。
当我们研究某个历史时期时,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学者研究可以相互印证,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更真实的图景。
这种相互验证的历史使我们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过去。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何鸿渊教授要亲自去河北宋墓考察一番,以确保自已的猜测得到证实或否定。
……
很快,何鸿渊便与袁仲来到了河北宋墓所在地,这里正在进行考古工作的是袁仲教授的学生,一个叫姜青青的年轻女孩。
她热情地迎接了两位专家,并带领他们一同前往宋墓的考古现场。
一路上,姜青青详细地介绍着这座宋墓的情况。
“根据墓志铭可以得知,墓主人是宋太祖年间的一位大臣,曾经担任过重要职务。”她说道。
接着,姜青青继续解释道:“墓主人曾极力劝说宋太祖迁都,并主张以武力手段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失地。也许正因为他是河北人士,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吧。”
在姜青青的引导下,一行人进入了墓室内部,墓室中的墙壁上绘制着精美的壁画,栩栩如生。
姜青青指着其中一幅壁画说:“何教授,导师,你们看,这幅画就是你们要看的了。”
何鸿渊和袁仲急忙凑近壁画仔细观察,画面中,一位身着常服、眼神炯炯有神的男子坐在桌前,他显然便是宋太祖。
而与之相对的那位,是一位身穿青墨色道袍,梳着太极髻的年轻道士。
“一模一样,这和秦始皇陵陪葬坑里的陶俑简直一模一样!”何鸿渊看到壁画已经震惊的浑身颤抖,嘴中喃喃自语道!
“太像了,太像了,这形象……!”
袁仲教授激动得说话都有些颤抖,双手紧紧地抓着考古队员的肩膀,眼睛瞪得浑圆,仿佛要将眼前的画面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他曾经参与过大明宫遗迹的发掘工作,在那次发掘中,他们也发现了一些壁画,上面描绘的道士形象与眼前的壁画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