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汉灵帝刘宏的龙椅上。
刘宏慵懒地靠在椅背上,一双眼睛无精打采地扫视着下方的百官。
大殿内气氛沉闷,仿佛压抑着一股难以言明的危机。
两名宦官手持朝笏,步履匆匆地走进大殿,跪倒在刘宏面前:“启禀陛下,有紧急政事需商议。”
刘宏皱了皱眉,不耐烦地说道:“讲。”
宦官低头禀报道:“其一,黄河下游堤坝溃决,洪水泛滥成灾,数万百姓流离失所;其二,边境传来战报,匈奴骑兵骚扰边境,掠夺财物,杀害百姓。”
听完宦官的禀报,刘宏的眉头紧锁,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这些事情怎么现在才报上来?难道朝廷的官员都是饭桶吗?”
百官们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知道刘宏的脾气,一旦发起火来,谁也承受不起。
就在这时,张让从殿外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喜色:“陛下,辽东大捷!辽东太守汉室宗亲刘晨大胜乌桓五万人!”
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声。百官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刘宏的脸上也露出了喜色,他坐直了身体,急切地问道:“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让清了清嗓子,详细讲述了辽东大捷的经过。他描述着刘晨如何英勇善战,如何率领汉军将士击败乌桓铁骑,言语间充满了敬佩和自豪。
听完张让的讲述,刘宏拍案而起,大声说道:“好!真是太好了!还是朕刘家人有用!比你们这群废物有用多了!朕要重重封赏刘晨!”
然而,就在这时,何进却站出来反对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边境异族蠢蠢欲动,刘晨此举怕是会惹怒异族。刘晨本就年轻,虽有才民,但是太过年少!若此时大肆封赏刘晨,恐怕会引起朝野非议。”
刘宏闻言大怒,他瞪着眼睛怒视着何进:“你这是什么话?刘晨身为汉室宗亲,立下赫赫战功,若不封赏,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何进还想再劝,但看到刘宏愤怒的表情,他知道再说下去也无济于事。于是,他只好沉默不语。
就在这时,四世三公袁隗站了出来,他不希望刘晨这种有能力的汉室宗亲封赏太多:“臣赞同大将军之言!不可过度封赏!”
百官见袁隗站出来说话,纷纷站出来:“臣等附议!”
张让见刘宏面色难看,自已也要拉拢刘晨,对着刘宏说道:“陛下,使者也在殿外,不如见见使者再说!”
刘宏点头:“宣使者上殿!”
赵云作为使者上朝觐见刘宏。
“参见陛下,末将奉上辽东之战的战报和刘太守的亲笔书信!”他跪倒在地,双手奉上乌桓一战的战报和刘晨的书信。
刘宏接过战报和书信,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随着他的阅读,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化。
从最初的疑惑到后来的惊讶,再到最后的欣喜。
他看到了书信中刘晨表示可以做他外部势力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果真是朕的忠臣!刘太守不仅大胜乌桓,还如此忠心汉室,真是难得一见的忠臣啊!”
说完,刘宏转身对赵云说道:“赵云将军,你回去告诉刘太守,朕一定重重封赏他!同时,朕也会从内库拨付一批款项用于犒赏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