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皇后听完朱棣的话,微微颔首,心中已有决断。
而大殿当中,随着朱棣一声招呼,陪同的宫女和太监都已经默默退下。
朱棣缓缓起身,望向窗外的苍穹,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妙云,你说老二和老三这两个逆子,朕到底该如何安排他们呢?”对于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两个儿子,朱棣一直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应该把他们送到封地去就藩。
见此情形,徐皇后轻轻地摇了摇头,然后走到了朱棣的身旁,她轻声说道:“陛下,既然您已经立下了太子,那么就应该尽早为高煦和高燧安排好出路。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安心,也可以避免兄弟之间产生纷争。”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徐皇后的看法。他叹了口气,说道:“唉,朕也知道应该这么做,只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而且,这两个孩子性格强硬,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安排的。”
“臣妾知道您对他们爱护有加,但国家大事,岂能容得下半点私情呢?高煦和高燧理应尽早前往封地就藩,以免再度滋生变故。”
朱棣听闻此言,神色复杂地凝视着徐皇后,沉默了须臾才开口道:“妙云啊,你所言朕并非不知晓,只是高煦和高燧这两兄弟在朝堂之上尚有重用之处,朕仍需借助他们的力量啊。”
徐皇后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回应道:“陛下,纵观历史长河,因储君之争而引发的惨祸可谓数不胜数。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李世民之事,陛下岂会不知?”
“如今太子之位已然确定,高煦和高燧若继续滞留于应天府,只会加剧矛盾与纷争,终将对国家造成不利影响。”
朱棣双眉紧蹙,内心陷入了犹豫之中。
徐皇后的目光中流露出一抹焦虑,她紧接着说道:“陛下,臣妾绝非让您割舍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然而国家大事远比亲情更为重要。倘若未能及早妥善安排他们的去处,日后恐将酿成大祸啊。”
朱棣沉默片刻后,终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语气充满无奈和不舍地说道:“妙云啊,你所担心之事朕又何尝不知道呢?只是,若此时就让他们前往封地就藩,朕着实难以割舍啊!”
徐皇后见状,伸出她那温暖而柔软的玉手,轻轻握住朱棣的大手,用一种轻柔而坚定的声音安慰他说:“陛下,请恕臣妾直言。臣妾深知陛下此刻内心的痛苦,但正因他们皆为陛下之子,陛下才更应替他们的将来打算啊。”
早日让他们离开京城前往各自的封疆之地,不仅能使他们免受朝堂之上无休止的争斗与纠葛之扰,更是给予他们最佳的庇护方式啊。
“唉,朕知晓了…”
朱棣只能安抚着徐皇后,内心又感觉到相当纠结。
平心而论,他确实不想自已两个儿子这么早就藩,但论如今的实际情况,加上自已已成为了皇帝。
哪怕再怎么喜爱自已两个儿子,也得为太子,为了国家考虑,让他们去尽快就藩。
想到这里,朱棣的心思就特别烦躁不已。
朱棣在考虑的时候,汉王府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
此时的汉王府内,灯火通明,犹如白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