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青半掀开木盖,用水瓢舀了一勺水,说道:“小妹,你先洗。”
二妹陈小玲睡眼惺忪,听到这话,下意识双手做捧水状。
他慢慢的倾斜水瓢,使水倒进她的手中。
冷了许多的水,瞬间让她清醒了过来。
两人互相帮了下,洗完了脸。
清醒过来的兄妹俩,各自拿过一张小木凳,放在茅草棚下面,然后坐在上面聊起了天。
“大哥,这个冬天过去,你就十七了。”
“怎么关心起大哥的年龄了?”
“娘上次跟村里的婶子聊天,我偷偷听到,好几个婶子都说要带自家的侄女,和你认识认识。”
“啊?娘最近都没怎么出去聊天,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几天前,我去甜甜家,找她玩的时候。娘跟甜甜母亲,还有村里的几个婶子在聊天。”
“那娘怎么说的?”
“娘说:‘还有两年才能结婚,再等等。’”
陈言青此刻体会到了母亲董小香的待价而沽,更好者得。
二妹陈小玲脸上露出担忧的表情:“大哥,娘说明年秋收后,院子里砌个房起来,到时候你娶了媳妇,家里能住的下。”
“大哥你娶了媳妇,还会不会给小玲带好吃的糕点和零嘴?”
“你是我的妹妹,不管大哥娶不娶媳妇,都会给你买好吃的。”他伸出手,宠溺的摸了摸她的头。
然后继续说道:“小妹,娘什么时候说要明年秋天后砌房子了?”
“跟几个婶子聊天的时候说的呗,还让他们家里,秋收后,来帮忙。”二妹陈小玲解释着消息的来源。
“那等会吃晚饭的时候,大哥问问。”
“嗯。”
……
随着快步入冬天,天黑的时间越来越早。
陈家村,陈二家。
堂屋饭桌中间放着的油灯,闪烁着晕黄而温暖的火光。
三大碗白米饭下肚,陈言青问起了白天二妹陈小玲提的事:“娘,家里明年秋收后要起个屋吗?”
“娘本来准备从下西村买完东西回来,再跟你说的。儿,你从哪听来的?”母亲董小香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害,娘要好的几个婶子,口又不牢固。加上村里一点小事,没几天就人尽皆知,想不知道都难。”他没出卖告诉他消息的二妹陈小玲,编了个像样的理由。
“村子太小,没点事藏的住。”
“娘,这么早起屋干嘛?”
“儿,你明年秋天快十八了,还有一年就可以结婚了,当然要提早把屋起了。”母亲董小香边喂着弟弟陈草,边继续说道:“起的迟,万一中间有事耽搁了,你媳妇娶回来住哪?”
“难道要跟娘和小玲,小草挤在一个炕上吗?”
“娘,没规定到了十九就得立马结婚,十九结婚也太早了。”陈言青为了自身的幸福,辩解道。
“山里附近的村子都这样的,以前县里抓的不严的时候,结婚的更早。现在是抓到要多交粮,才慢慢都十九结婚。”
“大家是大家,不一定要学着一样的。”
母亲董小香听到这话,带着狡黠的目光,看向他:“儿,你跟娘说,你是不是运粮去县里,看中县里的姑娘了。”
此刻,陈言青的脑中飘过白嫩的县里姑娘,然后一个绿衣丫鬟如大山般把她们压没。
不想承认,他摇了摇头:“娘,没有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