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萧纲也一直在关注着天象的变化。他亲自登上阁楼,用千里镜观测夜空。他发现那些异样的光芒和日食现象似乎越来越频繁了。
这让他不禁开始担心,难道真如史书中记载的那样,不久将有陨石降落吗?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样的事情,那将是一场无法预料的灾难啊……
西北的蝗灾尚未平息,这天夜里,萧纲又在阁楼上观察夜空,何顺飞快的跑到阁楼下对上面的萧纲大喊:“陛,陛下,嗨!嗨!江苏,江苏巡抚,浙江巡抚的八百里加急!没来的承接六部就送您这里来了!”
萧纲快步走下阁楼,借着长廊的烛光撕开封条打开了奏折。
萧纲的心猛地一沉,手中的奏报几乎滑落。他凝视着夜空,那些异样的光芒和日食现象仍在持续,而此刻又传来了冰雹灾害的消息,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与不安。
他深吸一口冷气,努力平复自已的心情,然后缓缓走下阁楼,接过何顺手中的奏报。他一字一句地阅读着,眉头紧锁,脸色越来越凝重。
江苏、浙江两省多地遭受冰雹袭击,房屋倒塌,农田受损,更有众多百姓被砸伤,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江浙两省又是赋税重地,也是产粮和渔业重地,此番造灾无疑是雪上加霜,萧纲本就阴云密布的心情,阴霾就更重了。
在广袤无垠的漠北草原,皇帝的铁骑与吐蕃的勇士连年征战,血染黄沙,尸横遍野。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让这片原本宁静的土地变得满目疮痍,生灵涂炭。天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弥漫的怨气和哀号,降下雷霆之怒,将无尽的灾难降于梁帝国之上。
而在市井街头有着众多的离奇传闻。这先是说这些天灾源于皇帝漠北和吐蕃杀戮太多,连年征战让上天震怒从而降罪于梁帝国。
另外还有,萧纲先是通过种种手段,诱使萧续走上弑君弑父的不归路。这其中的手段,或许有威逼利诱,或许有挑拨离间,但无论如何,萧续最终都沦为了他手中的棋子。
而萧绎,这个曾经忠诚于帝国的将领,也在萧纲的诱导下,举兵攻打建康,迷惑所有人隐藏他的狼子野心。
然而,甚至还流传出萧纲暗中指使侯景发动叛乱,在混乱中渔翁得利。侯景本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将领,在萧纲的诱导下,清除萧纲登上帝位的绊脚石。
这个传闻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纷纷议论留言中谣传的所作所为。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却无人能够知晓。
在这个世界上,信息的传递总是伴随着无数的变迁。每个人在述说他们所看到、所听到的事情时,总会加入自已的理解和想象,使得原本的事实经过层层润色后,变得面目全非。
而且,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已愿意相信的事情。对于那些与自已观念相悖的事实,他们总是选择性地忽略或者歪曲。这种固执的信仰,使得真相更加难以被揭示。
在这样信息匮乏,科技树没有点亮太多的六世纪,天灾频发,蝗灾肆虐,天空中不时出现奇异的光亮。这些自然现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无疑是鬼神或天道的预兆。
他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些现象,只能将其归结为超自然的力量。因此,关于皇帝的德行与这些自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然而,对于这些流言蜚语,萧纲却显得异常冷静。他深知,过多的解释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就像当年的雍正帝一样,他特地发布了《大义觉迷录》来为自已正名,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而让人们更加坚信他是篡位者。因此,萧纲选择了沉默,不去解释流言的真伪问题。相反,他采取了一种更为务实的方式来应对这场危机。他派遣了钦差大臣前往江南地区,引导当地官员安抚百姓的情绪,修缮因灾害而受损的房屋。
萧纲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转移人们的视线,并且让他们知道,这个皇帝是一个体恤民情的皇帝,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是一个办实事的人。
萧纲在御书房内召见了常孝杰。
常孝杰被宫人引领至御书房门前,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进入御书房,他立刻感受到一种庄严而又肃穆的气氛,不由得加快了步伐,走到萧纲面前。
标准的向萧纲躬身行了一礼:“臣,常孝杰,参见陛下!愿陛下龙体安康,国运昌盛。”萧纲示意让常孝杰坐下:“坐下说,朕有重大任务交给你。”
“江南多地的冰雹,你听说了吧!”
常孝杰点了点头:“听说过,臣。。。。臣还听说了很多关于陛下的流言蜚语。。。”
萧纲摆了摆手,打断了常孝杰的话,沉声道:“那些流言蜚语,不重要。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江南的灾情。朕想让你作为钦差大臣,带尚方宝剑前往苏州府,总领一切事务。你的任务包括赈灾、修缮房屋、加固城墙等。对于那些收钱不办事的狗官和层层盘剥的巨贪,你有先斩后奏的便宜之权。带朕五百御林军去方便你推行事务的进程!”
常孝杰听完萧纲的话,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他有些不解地问道:“陛下,外面的流言蜚语如此猖獗,难道不需要做些什么来平息吗?比如。。。抓几个典型进召狱,再杀几个带头散步谣言的领头人?”
萧纲摇了摇头,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天空,缓缓说道:“常卿啊,你怎么能堵得住这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呢?你抓的人越多,杀的人越多,这个流言就越描越黑,不是真的也成了真的。”
说完,萧纲转身走回桌边,拿起茶壶,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常孝杰见状,也站起身来,躬身道:“陛下英明!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