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
无曰已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
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知至知终,
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李艳阳微微一顿,众人知道,这首“词”做完了,是的,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首词,尤其新生,虽然他们听得迷糊,一知半解。惟有少数如年和平等学校领导才知道李艳阳说的是什么东西。
李艳阳念罢苏杭大学校歌不禁一阵神往,顿了一下又道。
“自高考公榜以来,数人问余曰:何取苏杭?或答曰京都雾霾大,呼吸难畅,或答曰苏杭有美女,人间天堂。”
众人错愕。
“实不尽然!”
李艳阳又道:“只因此处出先哲,震古烁今;此处有书海,享誉中西。遥想当年,名求是,出真知,开化同胞,教化巾帼须眉。一枝独秀成于此,推陈出新成伟人。”
“既竺翁,受命于蒋公,敢说‘财源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国党之干涉’何等威风!”
“如我初言,乃苏杭校歌,拳拳之心,日月可鉴,丰功伟绩,天地可表,故心向往之,即来。”
众人早已入神,整个礼堂只闻一家之言。
“昨日尊师告余发言,心中忐忑,夜不能寐,古人云众生百态,今人说世无同叶,余何德何能,以代众人言说?辗转反侧,只念吾辈何所来,将何去。”
“来者,或为一探识海之深浅,或为权势滔天;或为三餐不愁隐于市,或为财帛满贯;或为美貌佳人,或为如意郎君,不外如是。”
“吾辈当何去?因何而来,便往何去。何为?唯奋斗尔!”
“今人言及我辈,比古人论酸腐秀才尤甚,或堕落,或惫懒,大多如是。我辈当自强,当念学长陈公之教诲: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李艳阳再次停顿换气,众人无不痴痴凝望。
“余观前人发言,多以此句结尾,今日我因苏杭而傲,他日苏杭以我为荣,余以为然,却不觉人人当背此枷锁,若四年之后,回首时,能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光阴而悔恨,如此,则幸哉,善哉!”
李艳阳言罢侧步,再鞠躬,台下掌声如雷。
年和平拍着手掌,目光深邃,念道:“读书人当有此傲骨。”
邹旬微微点头,不舍得收回目光。
钟妙可竟不知何时眼含热泪,其实她和很多人一样没听得太懂,只知道个大概意思,毕竟不是看而是听,很多东西未能知其意,比如竺翁,陈公等等,但正是这一知半解,让她佩服不已,只觉今日之李艳阳让自己望尘莫及,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江水。
梁文韬早已把心放在了肚子里,但此刻又别有一番滋味,他庆幸自己的提议被老校长及时纠正了,否则这么长脸的事情就没了,虽然他也听的囫囵吞枣,但足以让他在同行之中骄傲。
皇甫月目送李艳阳下台,她是这个礼堂里为数不多和老校长一样,能详尽知晓李艳阳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人,皇甫月只等他再次归来坐在身旁,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等他,也没有什么话要说,但等了很久都没等来他,直到主持人再次登台,直到老校长应邀上台,也没再见李艳阳的身影。
李艳阳从侧面下台,走到班级所在位置,一路上都享受着同学们炽热的目光,钟妙可见李艳阳来到身旁,赶忙恭敬起身,侧身让开,一句话都没有多说,此刻在她心里,不知为何,竟不敢和李艳阳玩笑,也不敢呵斥于他,对上他的目光竟然不自觉地脸颊炽热,还带着一丝自卑。
李艳阳感觉到钟妙可的不同寻常,只以为场合严肃,便安静坐下。
年和平在一众掌声中登台,和李艳阳一样,没有手稿。
来到演讲台前,年和平先是擦了擦厚厚的眼镜,重新带上,这才扫视一番几百人的礼堂。
“我来苏杭大学已经十多年了,每个学院的开学典礼都参加过,而文学院的开学典礼我一次都不曾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