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质量过关的内容,还是买帐的,而且是踊跃购买!”
顿了顿,吕潇然接着道:“《网络迷踪》、《彗星来的那一夜》包括《亲爱的》,我们上映前没想过能卖超过五亿的,尤其是《彗星来的那一夜》,那电影制作成本才2500万,道具就两个房间…结果卖了8。4亿,市场很买账!”
“包括《亲爱的》,这个题材是很沉闷的,尽管我动用了全明星阵容,商业化包装,上映前,我们的真实想法,票房破三亿就算成功,现在已经11亿了…”
“观众还是爱电影的!”
“中国电影经历了2015年的峰值之后,2016年的震荡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洗礼,它会淘汰劣质的产品,淘汰泡沫化的创作,淘汰一些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投资或项目,真正迎来用优秀的电影作品和观众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稳定阶段,这是好事!”
“中国电影近5万块的银幕,吃不饱,需要大量的优秀内容填充,所以,所谓的崩塌说、拐点论,大家不要相信!”
……
梁文道开始装逼了:“我们比较中美电影,可以看得出来美国那边很专业,他们拍任何电影之前,都会经过一个专业的事前调研,然后融资,为什么能融到资金?因为他们对项目有一个基本判断…”
吕潇然直接打脸:“凡是要融资的,肯定是风险比较大的项目!漫威系列就不会融资…如果票房这么好预测,那为什《独行侠》、《木星上行》、《明日世界》、《小飞侠》亏得那么惨?”
“可是《钢铁侠3》有中方投资…”
“他想享受合拍片的分账待遇嘛,后来觉得不可行,干脆就不这么干了!电影这种东西你很难预测票房,所以才会说投资电影就像赌博!”
梁文道又道:“但它的专业性…”
“其实我们的电影也可以融资啊,只不过我们的投资方更想用电影炒作别的东西,你看上半年的《叶问3》就知道了,挺好的一部电影,碰到了一个想用电影圈钱的发行方…”
“至于专业…其实北美电影没我们想象的那么了不起,《速度与激情7》,完全就是范·迪塞尔说了算,他是制片人、主演…跟我们的剧组差不多,好莱坞最厉害的还是执行力以及人才!”
“执行力?”
吕潇然点了点头:“先不说电脑特效,一部没有CG特效的电影。就我了解,道具、服装、布景、化妆等方面,中国电影确实有着很大的不足,导演不是神仙,一部好电影要靠着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各方面部门合力完成。”
“如果要做那种气势磅礴的大片,必须要做好这些方面,不然一件不符合故事背景的衣服,都会显得很滑稽。”
“温子仁拍《长城》,负责道具的叫德鲁·彼得罗塔,他家族传三代都是做道具师这个行业…”
“是这样吗?”
“真的,我们现在很缺少专业的道具师,包括灯光师傅,因为都去做导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