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好不容易说动了韩辞,卫济便想趁热打铁,好好跟他商讨一下如何投靠顾举的细节问题。
毕竟之前韩辞曾不止一次拒绝顾举的拉拢,如今却主动来投,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很难让顾举不起疑心。
可就在此时,陈伯匆匆走进了会客厅,看了一眼卫济,随后向韩辞禀报道:“老爷,门外又有贵客来了,说想要见见老爷。”
“谁呀?”
韩辞有些漫不经心问了一声,他不觉得以自己如今的处境,还会有什么贵客想要登门见他。
陈伯递过来一份名帖:“老爷,这是他的拜帖。”
韩辞接过拜帖一看,面色不由微微一怔,随即苦笑着将拜帖递给卫济。
卫济低头一看,也瞬间愣住了。
因为拜帖上面的名字分明是“尚书左丞顾翃”。
……
韩府门外,顾翃站在马车旁,看着紧闭的大门,内心充满深深的忧虑和期盼。
当初他父亲和董逵一道入主洛阳,因拥立之功被新君封为晋王,他也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父亲立为世子。
但尽管如此,他心中却无时无刻充斥着深深的危机感。
原因无他,实在是父亲太信任和器重二弟顾羽了,几乎到了将军国大事全都托付给二弟的地步。
即使二弟在兖州之战败给了萧恪,父亲宁可辞去尚书令一职代子受过,也要保住二弟,对他的宠信可见一斑。
虽说他在尚书省出任尚书右丞一职,协助父亲将尚书省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能力有目共睹,可架不住二弟常年在外带兵,深得那些追随父亲多年的将领的拥护,已经有不少人明里暗里跟父亲提过,说二弟才是晋王世子的不二人选。
虽然父亲目前还不为所动,但这些老将说多了,难免不会将父亲给说得动心,到时候自己的世子之位可就不保了。
因此,他便想到招揽一些将才,推荐给父亲,一来可以用军功证明自己在行军打仗上并不比二弟差,二来可以在并州军中安插自己的人,培植自己的势力,不说与二弟分庭抗礼,至少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他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韩辞。
不说他之前曾经出任过金吾卫将军,就说他当年在潼关,仅率领一万多的金吾卫,就挡住了董逵的八万凉州军,若不是最后他为了保全将士性命主动献关投降,恐怕董逵很难有机会跨过潼关,踏入洛阳一步。
就连父亲也很赏识韩辞,之前曾不止一次派人来拉拢他,可都被他给拒绝了,宁可继续做一个无官无职的寻常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