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说起来,如今西拉穆伦河和西辽河南北的东蒙古草原上,就只剩下了三支较大的而且立场鲜明的蒙古部落了。
一个是,包括科尔沁前后左右四旗在内的科尔沁蒙古诸部。
另一个是,较早投靠大明朝并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的喀喇沁蒙古诸部;
还有一个,就是在科尔沁召集的东蒙古联军征讨喀喇沁蒙古诸部的战争中临战倒戈投靠了大明朝的库伦部。
如今从人马部众的规模上来看,仍然是包括科尔沁四部在内的科尔沁蒙古人占有优势。
但是若从各部在草原上的生存能力来说,不管是昆都仑汗布尔哈图统领的喀喇沁诸部,还是这几年来靠着收编草原流散人口才快速兴起的库伦部蒙古人,都比科尔沁四部要强上许多。
因为,喀喇沁诸部和库伦部的蒙古人,都有大明朝的支持,都可以与大明朝进行互市贸易。
对于这一点,在科尔沁四部之中位置最为靠南,也最为接近大明朝势力范围的科尔沁左旗贝勒斋桑,内心已经十分清楚。
崇祯三年冬到崇祯四年春的塞北草原上,各部落饥荒的情况要比后金国内好上一点。
对他们来说,天气的干旱与寒冷是一样的。
但与往常频繁发生的雪灾不同的是,严重的干旱在让草原上的牧草枯死得更早的同时,到了往年厚重的冰雪覆盖草原从而造成雪灾的月份,草原上并没有降下大雪。
草原上的牧草虽然早就干枯了,不过仍然可以给过冬的牛羊提供一些草料。
有了草料,牛羊就不会成批成批的饿死。
而有了牛羊,草原上的蒙古人就有了衣食来源。
就算是遭遇了旱灾,部落里的牛羊比往年会少一点,但是也不至于什么都没有,以至于让大量老弱人口冻饿而死。
尤其是喀喇沁和库伦部的蒙古人,他们的情况更是要比科尔沁四部和漠北蒙古诸部好上许多。
因为大明朝辽东、蓟北和宣大沿边各口的贸易,并没有对他们这些归附的外藩蒙古部落关上大门。
相反,皇明内务府以及九边各口的商行商贩,不仅能够与他们进行贸易,而且只能与他们进行贸易。
如今,库伦部的蒙古人与来自大明朝辽东、蓟北以及边内的商队,主要在营州城(三座塔,即后世辽宁朝阳)内贸易。
而喀喇沁诸部则更加宽松,既可以在营州城贸易,也可以在宁城、八里罕甚至是热河城,与南来北往的大明官方和民间商队贸易。
他们手里的牛、羊、马匹和奶制品等等草原上常见的东西,都可以为他们换取足够数量的草料、盐茶、烈酒和粮食,比如棒子面、土豆干、地瓜干。
尤其是棒子面和地瓜干这两种在大明境内产量高、价格又低廉的粗粮,在崇祯三年冬至崇祯四年春食物匮乏的东蒙古草原上,成了许许多多喀喇沁部和库伦部蒙古人的救命粮。
所有这些,对后金国以及归附后金国的蒙古部落禁止输出的战略物资,在营州、宁城、八里罕、热河、多伦诺尔以及九边的几个重要边口榷场,对喀喇沁诸部、库伦部以及多伦诺尔等归附明朝的蒙古部落,却都是敞开了供应。
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买得到。
如果你没钱,那么你有牛羊、马匹、毛皮以及各种各样的奶制品,也可以以物易物直接交换。
如果你既没有钱,也没有足够的牛羊马匹等物资可以换取,那也没关系。
只要有了驻守在边外的那些督、抚、总兵或者监军们的担保,你甚至可以从皇明经世银行开在热河或者归化的分行,申请到小额的低息贷款。
这其中的细节,斋桑当然并不清楚,不过他却明白,正是因为南边的喀喇沁与库伦部拥有与大明朝贸易的特权,所以他们那边的日子,要比科尔沁这边儿好过。
若是比起远在漠北的那几部蒙古人来说,那就更是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