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实验小学五年级的考试成绩也出来了,辰辰和那五个孩子的排名都有了提升,家长们狂喜,立马预订接下来的补习。
“我家辰辰上个学期排前二十,最多也就进过一次前十。这次期末考了第六名!”董主任只需讲这一句,再掏出报纸,一指叶珊的照片,瞬间征服一批家长。
暑假里,叶珊的学习班又收了十三个人,加上原来的六个,就是十九个。
因为聂小荣和新招收的孩子是同级的,所以学习地点也改在了学习小院里。不管聂老板怎么强塞,叶珊坚持收费和别的孩子一样。
每个孩子按照年龄分组,每次八角钱,一周三次。这样,叶珊暑假两个月就能赚差不多360块。
叶珊分一半给董主任,董主任笑着说:“就算是给房租也没这么多的哩!更何况你帮助我们家辰辰,阿姨都没跟你算账呢!咱们就都别客气了嘛!”
这话让人觉得理所当然,听着温暖熨帖、如沐春风。
叶珊没再坚持,只是偶尔会送辰辰一些学习用品和书籍。
暑假,逢到徐慧萍休息天,叶珊就和妈妈一起回坝镇。
第一件事情,是去看爷爷有未归来。可惜,依旧是大门紧闭。
第二件事情,是把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磁带送给大姆妈王沪美。叶珊深知她的喜好——在一个雨声潺潺的午后,王沪美会在悠扬的钢琴曲中,悠然自得地为自己泡上一杯从华侨商店买的咖啡,享受那份宁静与惬意。
第三件事情,是去找朋友们。先把一双从县城百货公司买的红色小皮鞋带给园园,她穿了正好合脚,但愿她的童年记忆里不会总是趿了一双不合脚的旧鞋,整天“呱嗒”来“呱嗒”去。
园园高兴地穿着皮鞋在院子里疯跑,跑了半圈突然停下来,用手轻轻抚摸着,“要是再大一点就好了。”
叶珊知道她在想什么,笑道:“放心吧,明年我再送一双新的给你。”
接着,叶珊把英语语法书塞给了陈燕,把小说《飞云港》往周国栋怀里一扔,“看看喜不喜欢!”
周国栋一看简介:“描写特务潜入飞云港企图炸毁港口的设备……”,惊喜万分:“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种书?”
叶珊笑了:就你在秘密基地搞的那些门道道,我还能不知道你?
陈燕说,她爸爸回家休息两个月,下个月又要出海了,这次要去美国。
然后,三个人一起讨论起美国是什么样子。叶珊说:等我们长大了,一起去美国看金门大桥!
想去美国看看的人很多,其中最狂热的就是哈新民。
他对这个国家的印象都来自于电影、电视剧,同时还有国外的歌曲,比如那道《BADBOYS》,多好听啊!虽然堂弟哈大力从朋友那里翻录过来已经不那么清晰了,但听着就带劲。哪像坝镇的那帮土鳖,只知道《在那花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小草》……庸俗!
恨只恨自己没有一只录音机啊,哈新民叹着气。
在这个年代,哪个小伙子手拎录音机出现,附近的年轻男女就会自动向其靠拢,渐渐形成一个圈,在圈子里,有的男女彼此交换着磁带,交流着对音乐的感悟,从音乐旋律的共振开始,渐渐走向人生全方位共振……
哈新民想过的是这样的潇洒人生,奈何叶银花的陪嫁里没有录音机。
徐景明送叶珊的那只旧录音机,往往一个不小心,按键就回弹不了,或是转速不稳。渐渐地,发展到铰带了,听起来,就像有个小DJ在里头咔咔一顿猛搓。
徐慧萍担心县城修理费贵,就把录音机拎回坝镇了,准备第二天找师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