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那我带着小梅就先走了……”李月兰在周老太太挂了电话后,从沙发上起身,局促不安的站在地上,脸色勉强地说道。没想到夫人这么雷厉风行,刚说完就打电话给周少……
要是周少回来,直接当面被他撞到,她在这里告状,那还得了!
周老太太回过身看她,客气的笑了下,“不用着急,再坐会儿,也不迟。”
“不用了不用了……”李月兰连连摆手,她现在可不想待在这儿,等着周少回来吃挂落儿。
周老太太走到她身边,安抚性的拍了拍她紧紧交握着的双手,“你放心,在我眼前呢,那小子再厉害,也要给我这个老太婆面子,他不会乱来的。”
“呵呵,您哪称得上是‘老太婆’,您保养调理的这样好,身材也如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见您时一模一样。”李月兰干笑着,却不忘奉上恭维与讨好。
不过她说的倒也是实话,周老太太虽说被喊“老太太”,可大都是为了表示敬重的尊称罢了。她走出去,没有一个人相信这已然是个当了祖母的老人。
老太太精细的保养就算是很多年轻小姑娘看了,恐怕也自叹弗如。从里到外的,从头到脚的调理、呵护,是从年轻时候就积累下来的习惯。所以。才能保持这么多年不掉的美人头衔。
就是不知道和同样喜欢精细的打扮自己,爱臭美的赵雪,两个人谁更胜一筹!那丫头也是天天瓶瓶罐罐、涂涂抹抹的一大堆。
所以说啊,这美人,不光是天生的丽质佳人,后天勤劳不缀的保养与呵护也是顶重要的!
李月兰说这话里的意思,也顺便提了下她们相识这二十多年的感情。
她知道周少在老太太面前,一向孝顺,当然不会直接拿她怎么样。可她就是怕事后算账啊。他们这些大院儿子弟少爷们,多得是整人的手段。
要是夫人不帮她,她想着……禁不住地抖了抖身子。
要说这李月兰要在背后告状的时候,就该想到会有怎样的结果。可心里的欲望最终还是压过理智,选择赌一把。
堵的什么?大概就是周老太太的这份心。
“不行了,形貌维持的再好,心境却和之前大不相同。要是搁在以前啊我可是个追根究底的性子,你……”周老太太看了看身侧也已经染上几缕白发的李月兰,心里轻轻叹息了声,下面的话到底没有说出口。
放在年轻时候,这样算计谋划的人,她岂会这样随意地不再追究。不得不说,儿肖其母,周秉言的强势和年轻时候周老太太骨子里的劲儿是相差无几的。
但是现在,周老太太虽不信神佛,但也更多地想顾念旧情,身边留着些年轻时就陪伴自己的老人儿。就当是多积几分子孙德了。
周老太太这样的大家之母,怎么可能会被李月兰这样不入流的小把戏给骗过,带着女儿过来,周老太太知道,李月兰只会为求两件事:要么是她家丫头的工作,要么是这丫头的姻缘。
其实便是月兰不告诉自己,小言这件并不想让她知道的事儿,单单直接请她帮忙,周老太太心里也是十分情愿的。
这李月兰,也是个好强的可怜人,自从丈夫去世后,带着女儿却不愿再嫁,将女儿改随自己姓,一门心思的把希望投入到女儿身上。
在周家做事这么多年,大概就是为了能让周家帮衬她家那丫头吧!
也罢,总归不是为了坑害小言,周老太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不理会,“月兰啊,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不用客气,直接说就好。小言的事儿,你不用再担心。我会和他好好谈谈的。”
言下之意显然是想让李月兰,别再去插手自家儿子的私事儿,她这个做母亲的自会接手。
这话周老太太既表达了清楚了自己的意思,同时也算已经给李月兰留足了面子。
李月兰心下满意,“夫人,您放心,这事儿我只对您说过,连小梅都是不知道的。我这辈子,您也知道,别无所求,唯独小梅让我总也放心不下,您看能不能也让她进a军区里去锻炼几年,磨练一下性子也好。”她缓缓地说出心里的第一步打算。
自家丫头不是学习那块儿料,学校早就不去读了,辍学在家一年干什么工作,都干不长久。不是嫌这工作吃苦,就是埋怨那工作干着没面子。
李月兰早就谋算着,让周家给女儿安排个体面地活儿计,可她要学历没学历。要经商也没那头脑,能干啥!现在不比前几年,供销社的售货员都是吃公粮的国家铁饭碗儿。
如今改革开放了,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同样的,能混日子的工作,也越来越少了。
直到见到那小狐狸精,那天听周少吩咐安排司机送她回a军区,李月兰才惊觉自己思路没打开,竟然没想到可以求夫人,随便在部队里安排个职位啊!
在部队里,女兵能做啥事儿!还不都是体面又轻松地活计!
李月兰在心里撇嘴,说不定那没教养的死丫头,就是被周少安排进去的。
“这……现在a军区部队的招兵名额……好像已经够了,去年听说是大肆的招了一批女兵,还是政策扶持的,特意从农村各个乡里收上来的。”周老太太回忆去年的事儿,“大院儿里也有两位人家的姑娘,听说送进去了。不过两年后他们好多还是要转业的。现在只是补个青黄不接的缺口。毕竟高考已恢复,有志向的年轻人都去接受高等教育了。”
周老太太还不知道有一位是被他疼爱的小儿子逼进去的。这种事儿,周秉言若是不想让家里知道,那还真的就瞒得好好的。
现在大院儿对着这位如日中天的周少,都尽量在避其锋芒,不触霉头。要是那些大家族的人,知道李月兰一个小小的佣人,竟然凑上来找事儿。估计都要赞她一声有勇气!
说到读书正是周老太太兴起的地方,她接着补充道,“要我说,我这老太婆还是鼓励年轻的姑娘啊,多去上学读书,增长见识。你倒不如让你家闺女儿考考a城的那个崇德女子学校,我们家老大的太太是那女校的校长。我之前还以秉言的名义,去捐了教学楼。”
“听她前一段还说,她们女校现在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才女呢!不光文章写得好,古代文人雅士的吟诗作画也样样在行!说是有个叫什么韩小雅的,连丁家的那个和小栋关系不错的阿战,都对她心服口服。丁家那小子的文采,我们家老头子也是赞过的!可见这姓韩的丫头着实不错!我觉得这也称得上是巾帼不让须眉了!”周老太太提起来就真的打心眼儿里高兴。
周老太太是男女平等的坚决捍卫者。从来不认同过去的那一套“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有小姑娘喜欢多读书,长见识,她总是十分高兴。
这些有关文化知识的话题,对于读的书,用五根手指都查的过来的李月兰来说,实在是想附和都无从下口。她只能在一旁看周老太太说的眉飞色舞,干巴的笑着。
周老太太说完倒是发现了李月兰的不自在,心里感叹不能指望她陪自己聊天解闷儿,转移到李月兰关注的话题,“要不,你看我们家老二小子待的z军区怎么样?”周老太太询问李月兰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