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墨国年仅二十岁的皇帝突然驾崩,举国哀悼。
大臣们纷纷上奏,请立尽早立新皇,没想到第二天大清早,被发现三岁的太子暴毙在太子府,伺候太子的丫鬟太监均被太后赐死,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皇上和太子接连暴毙,一些手握大权的武将蠢蠢欲动,一时之间,天墨国岌岌可危,百年根基受到了重创。
午时过后,右丞相亲自到慈宁宫外跪着,请求立摄政王为新皇,言:“摄政王慕泽,三岁能诗,五岁画出军事部署图,解决了南疆动乱;七岁只身前往北境寒冷之地,传授百姓谷种之术;九岁出使云国,得到云国皇帝赏识,与云国签订百年友好之书;十一岁推行良田集中管理制度,使天墨国的收入翻了两倍,国库充盈,百姓丰衣足食;十四岁被封为摄政王,十五岁时却突染恶疾,皇上怜惜,赐他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
右相想起了摄政王过去的种种功绩,最后情不能自已:“如今皇上已逝,太子殿下也没了,我们天墨国能够倚仗的,唯摄政王而已,虽然王爷染恶疾,闭府修养已有三年,但他时不时提出的一些新政策,推行后都能得到很好的成果,望太后娘娘以大局为重,切不可因当年……之事,而孤立摄政王……”
右相话落,慈宁宫的门终于不再紧闭,这是太后娘娘肯见他了,信步走走进去,帘子那边雍容华贵的人儿,早已不是当年的她。
第三天清早,更骇人听闻的消息传来了,太后娘娘三尺白绫悬于慈宁宫,结束了她那荒诞无稽,而又传奇的一生,享年三十六岁。
天墨国的太后是史上最年轻的太后,她十四岁笈笄之龄一纸诏书嫁给皇上,成为万人尊崇的皇后,十六岁诞下太子,也就是三天前死去的皇上,二十六岁时,先皇去世,她坐上了太后之位。
后宫女眷是不可以随意出入宫门的,所以太后也仅仅只能每月十五出宫,回娘家一趟。
三年前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的夜晚,太后和往常一样出宫回娘家——顾府,太后的哥哥是左相,然而这次的出宫没有以前那么顺利,当巡逻的士兵发现太后时,她已经不见了。
索性最后太后娘娘还是被送回了皇宫,但中间发生了什么,极少有人知情,自此以后,太后再也没有回过顾府。
太后安然无恙回到皇宫的第二天,摄政王慕泽就染上了恶疾,整个人面色苍白,透明清澈,宫里的太医都被遣去摄政王府,救治慕泽,可惜统统无果,既不知道是患何病,也不知该如何对症下药,皇上大怒,将遣去的太医各打三十大板,这才作罢。
摄政王在天墨国一直是神袛般的存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所以备受尊崇,从未有人怀疑过慕泽的任何举动,是否合理,是否完全正确,因为所有的怀疑,都是一种亵渎。这份云端高阳,是他慕泽与生俱来的,所有不好的元素,都不会牵扯到他的身上。
民间有几个版本的传闻,有人说,是天妒英才,摄政王泄露了天机,帮助了天墨国,导致反噬降临在了自己身上。
也有人说,是因为太后娘娘给摄政王下药了,因为功高震主,皇上的地位就会有威胁,所以太后那天晚上明着是去顾府,实则是去了摄政王府,因顾家与慕泽一直交往密切,所以摄政王没有防备,太后娘娘趁机下药。
更有甚者,说是太后娘娘三十三岁,为老不尊,看中了十五岁英俊潇洒的摄政王,想老年吃嫩草,下媚药不成,就起了歹心。
还有人说,是摄政王想远离朝堂纷争,所以自己给自己下药,至于太后的事情,那完全是个巧合。
究竟太后和慕泽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无从得知。
太后死后,朝臣开始害怕了,害怕天墨国的王爷们会互相争斗,这种权力之争,一旦站错队,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大臣们轮番在摄政王府前徘徊,他们知道,只要慕泽想要的,一定可以自己去拿,因为没有人可以阻止他。
如果能站在摄政王这边,那么起码性命可以保证,所以一时之间摄政王府前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大臣是来给自家女儿提亲的。
柳稍黛青漾了霡霂小雨潇潇,窗外芳草萋萋,氤氲水雾轻轻绕着。
窗前长身而立一男子,墨发如瀑泻至腰际,前发以白玉冠束起,以玉簪固定。肤细致如美瓷,脸棱角分明俊美异常,眉似远山含黛,眸比黑星曜石,凤眸微微挑起,睫如冰蝉之翼,高挺英气的鼻子,削薄轻抿的唇,无一不在诠释着完美,举手投足间散发出高贵的王者气息。
一袭月牙白长袍,两边袖口绣以紫竹为饰,如水般光滑的布料以暗白丝线勾出朵朵白云,腰间束以米白淡橘条纹锦缎,一块纯白玉佩坠于腰间,淡蓝流苏加以修饰,流苏随着男子的步伐摇晃,甚为美观,脚蹬淡白锦靴。
慕泽立于窗前,轻轻瞧着窗外的景色,如今,终究是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