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汤文成向他及时伸出了援手,真是雪中送炭啊!
下了山,看见队长和区队长们在山脚下休息。
他们也在那里休整,稍加喘息,十几分钟后,让过从后面赶过来的三班,继续进发。
他们三小组改为搜索组,在前方成正三角形引路,向北穿越过与高速公路交叉的涵洞,按图前进。
道路折向左,渐渐下坡,两侧渐高,进入了冲沟谷地。
按照行军原则,他们三人说笑着“应该沿两侧高地搜索”。
此时发现,三班的同志在前方约30米处正受着教员的训斥,然后他们展开,爬上了右侧高地及冲沟边缘,面向他们搜索组。
搜索组很奇怪,他们怎么向上面走了,我们要小心,便三人分开:杨文斌走左侧,刘长生、牛立国走右侧成三角跟进,和三班的同志走到了相距5米的正面,此时七班后边跟进的同志也出现了。
教员开始在冲沟中间自然形成的高台上责问谁是组长,为什么不沿冲沟两侧搜索。并召集全班集合,指责他们敌情观念不强,反应迟钝。
这时大家才明白三班是敌人,准备伏击他们的。
他们依样画葫芦,攀上148高地山腰与中间高地,伏击下一组。
从高处向下俯瞰,地形地貌一览无遗,这真是一个伏击的好地方,居高临下,地形起伏也大。
下一班的搜索组从七班左侧潜了上来,问七班趴在这里干什么,他们也没想到七班在伏击他们。
潘利权班长让他们继续往前走,妄图同样麻痹他们,待他们的主力进入伏击圈,七班开枪射击后,他们才恍然大悟。
他们同样显得慌乱无措,登上中间小高地,卧倒还击。
而处身事外观察,最好的处置方法是迅速抢占对面的高地,居高临下射击,才能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伏击结束了,他们继续搜索前进,向北穿过韩家岭,走上乡村小路,拐了一个“S”形弯,一路小跑,沿田野间小路开进。
按照地图,前面应该有个湖泊。
搜索组盼望着前面的湖泊,一直未出现,直到发现一巨大的方圆几十米石坑时,才明白水面不会出现了,地形已改变,水已干涸了。
前面是一开阔地,忽然听见时断时续的“噹、噹、噹”炮声隆隆,他们拉大距离,跑步通过,沿乡间小道急进。
前方出现一片居民地,经询问路人,证实是南台子,
转而折向左,沿冲沟左侧的道路,向西经66高地刘家村,此时大家早已汗流浃背,背包与背具变得益发沉重,前方出现了三班的背影,他们紧紧咬住跟进。
路两旁是杨树林,对岸是农田,小山,感觉象在家乡的敖木伦畔一样。
怎么还不到呢?他们盼望着,终于,远处炊烟袅袅,人声鼎沸,宿营地就在眼前。
他们班提前30分钟到达了上午的目的地。
接下来大家挖灶的挖灶,拾柴的拾柴,分工合作,倒水,下米,烧火,搅拌,闷饭,不久,米饭的清香就沁人心脾了。
大家按捺不住旺盛的食欲,七手八脚地盛饭、分菜,香喷喷的米饭,色、香、味俱佳的汤菜,伴随着极高的兴致,他们美美地野餐了一顿。
稍事休息之后,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八公里奔袭。
全班以二组为搜索组开路,全副武装向南跨过河沟,沿村庄小路跑步前进,穿过小村庄,在东田家房身拐上了柏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