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摩天轮游玩视频 > 第193章 世界(第1页)

第193章 世界(第1页)

唐小纶今天一大早又继续复盘读小说,这部《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这部作品描绘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和几位城乡青年的人生轨迹,文字朴实而厚重、情感真挚而饱满,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作者把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用文字谱写的一曲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生命,更是不平庸的人生。尽管黄土高原的土地是荒凉的,贫瘠的,但山洼洼处山丹丹花是红艳艳的,山顶上三哥哥的信天游是嘹亮的。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我最早是在上师范时读的,小说里讲述了很多事,塑造了众多平凡但又丰满的人物,孙玉厚、田福军、孙少安、贺秀莲、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等,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小说里展现的亲情、爱情、友情和家乡情怀、为民情怀都是满满的精神食粮。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或许仅仅是开场描写就预示了整篇小说的基调,雪说明了大环境的寒冷,而雨又给大地带来希望。

小说从孙少平上学的场景开始,他的上学经历我也有过。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小学是在村里念的,中学是在离家十多里路的乡上读的,住的是十一个人的土炕通铺,吃的是家里拿的小米,在学校的灶房出一毛钱蒸熟,倒上从家里带来的西红柿酱,记得到了每周星期五,西红柿酱就会变酸,但还是舍不得浪费,全部吃掉了。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后来也就奋斗到了绥德师范,毕业后也如愿回到家乡教书。

孙少平去给人家揽工,后来到煤矿当工人,没受过重苦力的他也能做得很好。我也接受过生活这样的安排。师范毕业待业时,村里人介绍我到府谷的一家耐火砖厂做零工,每天最少搬3000块砖,每块砖的重量9斤以上,现在想想那种苦对身体真是很煎熬。

孙少安是敢为人先的农民,最先在小组开始搞土地承包责任制,尽管是偷摸着干,也是越过了当时的体制。随着制度的解冻,他自己办企业,箍新窑,带领乡亲们致富,吃白面馍。我也能想起自家六月六的那顿白面片是多么珍贵,母亲亲手酿制的纯粮醋,硷畔上摘下的泽蒙花用清油一炸,那喷香的味道后来不曾再出现过,以至于现在也总是念念不忘。

那些年的艰苦岁月,吃不好穿不好,但是父辈们不言放弃,用勤劳的双手奋斗着、改变着,我家的土窑二十年前就成了石窑,自来水、电磁炉、无线网……父亲和母亲都能得心应手地用着,门口的土路变成了石子路,拓宽后打成了水泥路。过年的时候,我和弟弟妹妹的车、父亲的电动车都会停在大门口,那种团圆的幸福、物质的满足让人体会着世事的美好。

小说里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物都会给人以生活的启迪、生命的思考。那个没有大本事却老实本分的孙玉厚,用自己身上的光辉养育出正直的儿女;善良的贺秀莲,把生命给了没有一分彩礼钱的男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田福军,是多少父母官的榜样;田润叶、田晓霞抛开世俗,被心上人的品格、灵魂所吸引,勇敢追求爱情……

小说又以孙少平所看到的情形结尾:“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一切是那么温馨,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留下了很多悬念。

我曾听毕华勇老师说起路遥,听过他讲述路遥的文学作品。毕老师提及他和路遥一起共事过,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后期身体就不是很好,又有很大的烟瘾,能坚持把这部小说写完,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那种坚持的力量已经超越了身体的极限。我在想,或许这就是不对命运臣服创造的奇迹,是对这一方土地的热爱,这样才会有了《平凡的世界》这一部鸿篇巨着,一幅气势恢宏的黄土高原历史画卷,就像在小说的扉页写的: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已是路遥文字的受益者。儿子这学期开始上了六年级,我从网上买了一套《平凡的世界》,要让儿子看看并懂得,生活的路上会遇到坎坷,但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太的平凡人生

老太,祖籍河南,上世纪闹饥荒那一年她还是个孩子,跟着邻居的大人顺着铁路逃荒到了韩城,先后被两户人家收养,老太的老伴是第二户人家的学徒。

老太就在韩城的山村里扎下了根,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这一辈子生养了5个子女,对子女很严格,照顾瘫痪的老伴10多年,是个倔强好强的女人。

老伴当过兵,身材高大,帅气,面庞清秀,因放不下家里的老小,复员后又回到韩城,分配到粮站。老伴身体不好,晚年瘫痪在床。他走后,粮站每个月给老太发放生活补助,与小儿子一起生活,家里靠几亩苹果树维持生计。后来,一家子在政府的鼓励扶持下承包了十几亩花椒地,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老太手里也能留些零花钱。

老太的二女婿在韩城矿区工作,两个外孙女经常回老家看望老太,他们在单位的小区买了房子,一家搬到城里后,女儿也经常接老太到城里住些日子,老太都会偷偷给外孙女零花钱。

老太喜欢吃香蕉,每次到城里都给孩子们买香蕉吃,还坚持自己掏钱。在城里的日子,她总是闲不住,干这干那,可孩子们担心她在村里接触电器少,不让她进厨房。老太看见外孙女在用电磁炉,就让教她怎么用。外孙女说:“婆(奶奶),你不会用。”她生气了:“你教我,我就会用了。”她站在边上看着不肯走。下午家人回家的时候发现炒锅里有炒过菜的痕迹,惊出一身冷汗,忙去摸煤气罐,还好,是关着的。老太依旧不听劝,坚持在家里干活。

老太和她河南的姐妹。

1998年,家人通过多方打听,联系上了老太在河南的姐妹,并邀请她们来韩城,和老太相聚,老太的两个妹妹在孙女的相伴下来到了韩城。见到亲人的那一刻,大家都止不住地流泪,千言万语都无法形容再次相聚的复杂心情,老太的子女带着几位老人在韩城周边玩了几天,留下了几十年后的合影,打开了尘封的记忆,终于又找到了家。

在2013年以前,老太拒绝拐杖和搀扶,虽然走路摇摇晃晃,每当家人想要去扶她的时候,她会很生气地将胳膊一甩,她不认为自己需要帮助。

老太83岁时,走不稳了,更加摇晃,也就不再拒绝搀扶。并且像个孩子,返老还童,是对她当时状态最贴切的形容。有一次她的房间里闪着光,家人开门一看,只见她躺在床上玩手电筒,外孙女不禁一笑,笑她像个孩子。她经常坐在床上发呆或是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她房间的门一会开一会关,总是透过门缝看孩子们在干什么,可以感觉得出来她有很多想要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她的意识开始有些混乱,时好时坏,有时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还经常喃喃自语,看见家人就说自己真老了,不行了。

80多年的人生里,老太饿过肚子,流离过,吃过苦,也赶上了时代发展的好日子,在古稀之年找到了失散已久的亲人,日子虽平凡,却是一天比一天好。

老太代表着那个年代的妇女,她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前半生都在寻求温饱,没有上过学,不识字,每日努力地干农活,相夫教子,倔强地生活着,在平凡的人生中努力争取幸福。

这部书真是百读不厌,本身唐小纶就有农村情结,这几天连着读这部书,感受里面的悲欢离合情,人情冷暖事。

喜欢夏日摩天轮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夏日摩天轮【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