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首先是一种视觉艺术。都说现在是读图时代,讲究视觉冲击力、震撼力,增强记忆。”
这些话杜克说的都很现实,而市场也确实就是如此,“如果《盗梦空间》中没有城市卷起来的特技效果,没有倒塌的楼房与激烈的枪战,没有追逐的车战……”
他微微摇头,“我们不能说这是商业大片,这样进影院的人就会少一半还多。”
杜克强调道,“《盗梦空间》首先是一部科幻动作商业大作,然后才是其他。商业大片一定要有冲击力,如果缺乏视觉特效,是卖不出那么高的票房的。”
“卖不出票房就要亏本,亏本就没人投资。”杜克说的是电影圈最正常不过的规律,“没人投资,再好的想法也只能停在你的脑子里。没办法,做为品牌,特别是电影品牌……”
他开始了信口开河,“我们要做的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商业化的艺术,艺术化的商业,艺术为商业加分,商业为艺术销售,双方联合才能产生效益。”
因为接下来还有一部影片要筹备,杜克在中国待了两天,就带着剧组赶赴另一个国度进行宣传。
与此同时,《盗梦空间》在全球范围内都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今年五月初,全世界的电影院里没有了大牌续集凑热闹,看不见各种漫画书里跑出来的超级英雄满天飞,再加上诸如《特工绍特》之类野心勃勃的影片票房哑火,让这个暑期档的开端着实显得有些冷清。
而在这种冷清当中,《盗梦空间》则显得鹤立鸡群,这部电影从开拍之日就开始受到影迷的关注,乃至随后一拨接着一拨的宣传短片、无处不在的病毒营销宣传,都撩拨这观众的神经,华纳兄弟对这部电影可谓下了血本来宣传——1亿2000万美元的宣传费用。
这对于一部对象不是家庭观众,不是以大场面夺人眼球的电影来说,已经相当高昂。
华纳兄弟的宣发是《盗梦空间》引发强烈反响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它太有争议性了。
如果从广告的消费心理模式来分析,影片绝对是成功的。
同时还巧妙的增加了一项,那就是争议!影片中引发的对梦境、对现实的疑问,让很多观众久久回味,沉迷其中。
也唤起了观众们在观影后的兴趣与热评,这种余温对品牌的影响是深远的。
比方说抛出的几个疑问:现实世界与梦中有什么不同?人生不是一场梦吗?片尾的陀螺转动是否说明男主角依然在梦中?
不得不说的是,现在的世界已经越来越虚拟了,网络交友与现实世界的区别?网络游戏与暴力的不同?在博客与虚拟社交如此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都会互动交流,这些都促进了《盗梦空间》的快速传播。
“你一旦开始希望了解自己梦境故事的意义,势必会不断回忆自己做过的梦并试图搞清楚发生了什么。这个时候,你会不知不觉地把对真实世界的理解放进头脑里,提出一连串自己可能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有趣问题。”
杜克在伦敦接受采访时扔出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于影片的许多狂热影迷最好的诠释。
这些人看过影片提出的各种问题,别说杜克这个导演觉得匪夷所思,甚至他们以后自己都无法理解。
毫不夸张的说,媒体、网络和现实引发的各种争议口碑宣传,是《盗梦空间》低成本高效率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这部影片可以完完全全说是一次宣传营销方面的巨大成功,也足以成为好莱坞口碑营销的经典之作。(未完待续。)
ps:最近感冒了,难受的要死,求点退票和月票安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