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内,小花跟灵草都不知所措起来,小花红着脸跑过去推开门走了出去。
灵草定了定神,也慢慢走了出去。
苏青瑶见到灵草,交给他一小包银子,道:“这是一百两银子,你悄悄的去,将银子埋在苏家灶台下面,不要让人看见了。还有,你还必须得让这银子露出些破绽来,要是苏家人一百年都找不到,那这银子送去了也没什么用处。”
因为灵草惯会自作主张,这次,苏青瑶就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就是防着灵草阳奉阴违。
灵草听了苏青瑶的话,不由的心中恶寒,想到:青姐还真是料事如神,!他原本就是想将银子藏的让苏嫁人绝对找不到的。只可惜,苏青瑶一眼就看穿了他。
灵草临走的时候,苏青瑶又交代道:“记住了。七天之内我要得到苏家已经找到银子的消息。”
灵草无奈的看了苏青瑶一眼,道:“遵旨!姑奶奶!不要再啰嗦了好么?”
苏青瑶扑哧一声笑了。
灵草终于按照苏青瑶的话去做了一回。两天之后,苏青瑶就从街坊邻居那里听到苏家发财了的消息。据说苏母在烧火做饭的时候,屋顶上的房梁忽然掉了下来,她将房梁清理走,顺便清理地下的时候,居然发现一小块布头,她感到奇怪,就将那布周围的土扒拉开,没想到越扒拉越深,等终于将那布头起出来的时候,才发现那是一块大红色的绸布,因为埋的颜色有些深,已经褪色了,打开布头,里面居然是整整一百两银子!
苏母喜不自胜,这真真是苏家祖上积了阴德了!家里已经山穷水尽了,有了这一百两银子,他们就可以摆脱掉饿死的命运了!
苏青瑶听到这里的时候,微微一笑,对灵草道:“你是怎么把那红布弄成旧的?”
灵草头也不回:“因为我找来的,就是一块红布。”
苏母得到这一百两银子,连忙就去钱庄里存了九十两进去,剩下的十两银子兑换成散碎银子。回到家中小心翼翼的将那银票藏了起来,想了想又觉得不妥当,她去钱庄的时候,很多人都看见了,大家伙儿都知道她发大财了,要知道一百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她省着点花,可以过上好多年衣食不愁的日子。必须得要藏好!万一要是被人给惦记上了可怎么办呢?苏母想了很久。最终将里衣的领子拆开,将那两张银票小心翼翼的折叠成小小一块,缝了进去。
你说苏母有了银子为什么不去给儿子看病?那是因为阿辉的疯是装的。他不装疯,灵草就要将他打死,为了小命着想,阿辉自然是灵草说什么,他就做什么。根本不敢有半点违抗。灵草的目的很简单,只要阿峰装疯,那他说的话自然就没人相信。关于苏青瑶的谣言自然就不攻而破了。
于是阿峰在外面就装疯,在自己家里却不装疯。苏母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
起先,苏母挖出来银子,阿辉见钱眼开,就要从自己母亲手里去抢,苏母道:“你忘记了,那个神秘人是怎么交代给你的?出去了你要装疯的,你有见过疯子拿着钱出去赌的吗?”
一句话,阿辉就迅速将伸出来的那只手缩回去了,仿佛碰到的是烫手山芋。
苏母苦口婆心的劝说道:“孩子,你既然在外面装疯,那自然是没有人收留你干活的。咱们家现在就指望着这一百两银子了,要是一下子就挥霍空了,那以后吃什么,喝什么?咱们只有省着点花,每日里能够吃得饱,穿的暖就行了,太太平平的过几年吧……”
阿峰这个时候已经不敢再想着算计苏青瑶什么了,因为他被灵草打怕了,在荣华富贵与性命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无奈放弃了前者。心有不甘又如何?他不敢在做什么了。他知道,即便醉霄楼那个苏娘子是他的亲姐姐,他这辈子也别想认到她。
苏母说的很有道理,这次阿峰听进去了。沉默良久,他点点头。
苏母热泪盈眶,儿子终于不在胡闹了,真好!
将家里打扫干净,苏母匆匆忙忙上街,买了许多米蔬,本来想买块肉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可是想到儿子那个馋样,要是他吃的高兴,以后闹着天天要吃可怎么办?苏母一狠心,就没有卖肉,去了布庄,拣那最便宜的麻布,给家里人一人扯了一身新衣服。这才回家。
忙忙碌碌的做了饭跟儿子吃了,苏母将布在柜子里放好,就急匆匆的去医馆里请大夫给苏父诊脉。这次有了银子,底气比较足。大夫也知道她家发大财的事情,二话不说就跟着她回去了。
到了家中,大夫给苏父把了脉,道:“将养这些日子,他的风寒已经减轻了不少,不过还是得要多喝些药才行。要不然,这伤寒一个不好就会复发。到时候还要花更多银子。”说完,大夫就在苏家唯一的一张饭桌上开了方子。递给苏母。
苏母自然是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她也不知道这大夫开的药方是好是坏,但是她很相信这位大夫,因为之前苏父的病就是这位大夫给看的,只可惜当时他给开的药苏母因为没钱,根本就没去抓药。
苏母拿出碎银子来,递给大夫,口中道:“辛苦大夫您了。”
那大夫轻蔑的看了一眼苏母手中的碎银子,那么一点,只有几钱重,这是打发叫花子呢!他生气道:“你们家不是有银子了吗?看病才给这么一点银子,这也实在是太抠了吧?”
苏母虽然性格柔弱,不是一个有主意的人,但却有一样好处,那就是苏母最会“哭穷”。
当下,苏母声泪俱下的将儿子疯了,家里面已经没有人挣钱,三张嘴等着吃喝的事情伤心不已的对大夫讲了一遍。
最后,那大夫手中捏着那一小块碎银子摇着头走了。
苏母连忙拿着方子去药店里抓药。那大夫所开的药居然要一两银子,苏母狠了狠心,花一两银子给苏父抓了药。因为她很害怕那大夫说的话:“这伤寒一个不好就会复发。到时候还要花更多银子。”
苏家人终于能过上三餐有落的日子了,苏父的病也慢慢好了起来。
渐渐的。阿辉就察觉到装疯子的好处来,因为不愿意在外面装疯卖傻,他就整日里都不出家门,在家里头,他什么也不用干,饿了有饭吃,虽然那饭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再也不是什么稀粥了,冷了有新衣服穿,虽然那衣服只是最便宜的麻布做的,可也比从前补丁累补丁的破衣服好太多了。最重要的是,母亲再也不会整日里对着他唠唠叨叨的念个不停了。父亲的病好的差不多了。他知道了家里面有钱的事情之后,非常赞同苏母的做法,对现在有饭吃有衣穿的日子很是满足。
不用照顾病人,苏母渐渐的闲了起来,她居然拿起了多年不碰的针线,一针一线的做起了针线活。一个月下来居然攒了不少的帕子,荷包,拿去集市上卖,居然也卖了几百文钱。苏母高兴,买了米面蔬菜,而且,这一次她终于买了点猪头肉,给家里人加餐。
苏家已经十多年没有吃到过肉了,见到肉居然激动的哭了起来。那一顿饭吃的格外香甜。
尝到了好处,苏母做针线活的心劲就更强了,苏父在一旁看着,也觉得手痒,他挣扎良久,终于拿起少年时学过的木匠手艺,开始做起了木匠。他多年未做,没想到做出来的东西还挺结实美观的,拿到集市上去卖,居然也卖掉了。苏父也赚到了差不多一两银子。
苏母非常高兴,她前些日子花出去的银子又赚回来了!又能多吃一些日子了。
阿辉整日呆在家中无所事事,开始挺舒服,也挺好玩,但是渐渐的,母亲不再唠叨,父亲也不喝酒了,他们都在忙碌着,就只有他一个人游手好闲。这实在是无聊。终于有一日,阿辉走到了父亲身旁,告诉父亲说他想跟着他学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