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摇了摇头,“不!”
想了想后。
李怀拿起纸笔,写了一段话,抬头说道:“你把这个给他就行了。”
“遵命。”
楼小碗刚准备走。
“你随便叫一个人去就行,别浪费时间,我们赶紧干正事。”李怀又说道。
楼小碗便把书信交给了护卫,让他送出去,交给门外汉子。
两人关起房门来商谈。
门外汉见有人出来,稍微伸长了脖子,见不是凉王李怀,他有些失望。
甚至都不是楼小碗。
“难道,凉王当真无识人之能?”他心里嘀咕道。
“那个谁,你的书我们王爷看了,这是王爷给你的回话。”护手把书信给他。
门外汉拿起一看,上面写:“汝之言,孤观之,汝可为孤执鞭牵马矣!”
“欺人太甚!”
他把书信撵成团,重重的摔在地上,负气离去。
再也不来了!
……
“这些是那晚饭馆见过的,这些是在红袖招见过的,这些都是生面孔。”
楼小碗把所有投名状分三块,并且都对应着他们给的进门费,分毫不差。
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们有钱逛青楼,大吃大喝,却前排的万钱都拿不出来。
虚伪!
于是,把这些人也分了一类,重点关照!
李怀抬起头来,好奇的问道:“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你每一个都记得?”
楼小碗点头,“我一定不会记错。”
其实想想也是。
那些绕口的道家经文,她都能全部背下来,并且在李怀需要的时候,让她读哪篇,她就能一字不差背出来。
记些人也不算难。
“这些十万钱里头的人,哪些是你见过的,把他们也分出来。”李怀吩咐道。
楼小碗一阵翻腾,很快,她就按照李怀的要求,又分了一类出来。
“你把这些人都记住,待会离我近些坐着,到时候指给我看。”李怀说道。
他进入九原城后,就发现气氛很诡异,这里的人都不喜欢说话,心里仿佛都藏着秘密。
就连九原郡的太守,陆游器也是一样,他肯定是在隐瞒什么,就连风月鉴都试探不出来。
那么,李怀就只能调度众口,试着把水给搅浑,看看会不会有几条大鱼蹦出来。
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