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怕扎带着王司令出发了,他们租了一台车,直奔孟拱。
这台车是老式的苏联产的拉达轿车,在中国已经看不到了,属于彻底淘汰的车型。但在缅甸,还照样可以上路。
这台老爷车,年龄实在太大了,不但跑不快,跑起来后,屁股后面还嘟嘟的不停放屁,半路上又坏了一次,司机下车鼓捣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又摇摇晃晃的上路了。
到了晚上,王司令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孟拱。
这里是翡翠原石的产地,所有的翡翠原石,都出产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翡翠之都。但这里的发展程度,还不如中国的一个大一点的小镇。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王司令才找到了一家像样的宾馆,说是宾馆,其实跟国内的小旅馆的条件差不多,好在还比较干净,有洗澡的地方。
宾馆的老板因为经常接待中国来的采购原石的商人,汉语说得相当不错,甚至比向导怕扎说的还好。
王司令洗了个澡,去餐厅吃过晚饭,就回到房间,跟怕扎研究明天的行程。
怕扎拿出一张当地的地图,连比划带说的给王司令介绍翡翠矿坑在当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原石的品质情况。
他汉语本来就不好,加上又要涉及到许多翡翠的专用名词,所以他讲解起来,非常的吃力,直到讲了一个多小时,把他累的满头大汗,王司令才听明白个大概。
缅甸翡翠矿区主要位于缅北勐拱西北部的乌龙河上游,长约250公里,宽约15公里,面积三千余平方公里的一片区域内。
各个矿山不同坑口所产翡翠各具特色,质量好坏不同,因而识别赌石场口(即采玉坑口),对推断赌石玉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帮助。
玉石行业有一句名言,即“不识场口,不玩赌石”。故在选购翡翠原石时,一定要懂得玉料的产地和特征,否则就无条件做赌石生意。
大大小小的坑口有几十个,大概成条形分布在长250公里的一条线上,比较出名的是十大坑口。
后江玉石(也称坎底玉):分老后江玉与新后江玉,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玉产自冲击层之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很少超过3千克,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
新后江玉的皮较老后江玉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与底均比老厚江玉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帕岗玉石: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岗玉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玉石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岗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玉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玉均产自麻蒙。
灰卡玉石: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玉石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
麻蒙玉石(也称乌砂玉):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打木砍玉石(也称刀磨砍玉):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2千克。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玉石,也较名贵。
抹岗玉石(也称抹岗玉):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玉石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自壁玉石(又称次卑玉):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玉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玉即产于此坑。
龙塘玉石(也称龙坑玉):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玉料。
马萨玉石:属新厂玉,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目乱干玉石:为新厂玉,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玉为主,一般在一块玉料上有紫、红及淡翠并存,但裂纹多。
介绍完坑口分布的基本情况,怕扎对王司令说,那些小的坑口,就不用去看了,哪里出产的翡翠原石,虽然便宜,但品质不高,有价值的原石不多。
王司令的时间又比较紧,明天是不是就以这些著名的坑口为重点,挨家去看一下,然后再决定从那几家来采购原石。
此话正中王司令的下怀,于是当即拍板,明天就去考察这些比较著名的坑口,如果方便的话,就顺便去看看附近的小坑口。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