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就带着李善长第四次上了山。
来到那两间茅屋跟前,朱元璋也没直接去找那个长胡须老头,而是和李善长一起席地而坐,摊开酒菜,有滋有味地吃喝起来。
朱元璋虽不怎么喝酒,但菜却嚼得“叭嗒叭嗒”直响。长胡子老头虽然躲在屋里,但朱元璋嚼菜的声音,却肯定能钻进他的耳鼓。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那长胡子老头走出了屋子,来到朱元璋身边躬身做揖道:“老朽朱升,见过朱元帅!”
朱元璋听到朱升的话,佯装吃惊道:“喂,你不是朱升的亲戚吗?怎么突然间就变成朱升了?”
朱升又躬身做暨道:“老朽早就闻听朱元帅雄才大略英名盖世,也早就想投效在朱元帅帐下略尽绵力,但又自忖年纪老迈,恐无所作为,故又打消了此念,但朱元帅三番五次来此,老朽实不敢以真面目相见,还请朱元帅恕罪!”
朱元璋听到朱升的话,一边大笑一边起身说道:“朱先生何罪之有?我朱元璋既然拿定了主意来拜见朱先生,那就一定要见到朱先生的真面目才肯罢休的呀!”
朱升似乎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朱元帅如此诚意,老朽却避而不见,想来真是惭愧啊!”
李善长起身言道:“朱先生,别惭愧不惭愧的了,快坐下来与朱元帅畅饮几杯,朱元帅还要向你讨教方针大略呢!”
朱升含蓄地一笑道:“李先生,老朽哪有什么方针大略?只是想送朱元帅九个字罢了!”
朱元璋闻言急忙问道:“朱先生想送我哪几个字?请朱先生明言,我正在洗耳恭听!”
朱升不紧不慢地说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接着朱元璋也许是怕朱元璋不能理解他的意思,故而又说道:“高筑墙不仅仅是让朱元帅您把城墙筑得高高的,更主要的是指把后方巩固好、用心地去发展军队。
广积粮则简单了就是多积累粮食。
缓称王则是让朱元璋您低调行事,不可太过张扬,毕竟树大容易招风,早早地称“王”称“霸”,就会为自己树立许多敌人,想当年那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结果成了众矢之的!”
不难看出,朱升早就明了了朱元璋有一颗想当皇帝的心,故而用这么一席话来劝告朱元璋。
朱元璋将这九个字反反复复地念叨了几遍之后,突然一拍巴掌道:“好呀,朱先生,你真是一个有大学问有真本领的人啊!你这九个字,恰恰说到我朱元璋的心坎里去了!”
而实际上,在这之前,朱元璋也大体上就是按照朱升这九个字去做的。
他努力地发展自己的力量,而且始终打着小明王的旗号。
只不过,朱元璋过去那么做,好像是出于一种本能、一种直觉,还不是什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
现在朱升的话让朱元璋深切地认识到自己以后该怎么做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升送给朱元璋的这九个字,对朱元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于是朱元璋就热忱地邀请朱升到应天城去为红巾军做事。
朱升欣然答应下来。这样,朱元璋的帐中就又多了一名智囊。
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就是红巾军的丞相倪文俊死了,是被一个叫陈友谅的人害死的。
断断续续地,朱元璋也大致了解了倪文俊之死的前因后果。
陈友谅原来是湖北玉沙县一个打鱼人的儿子,不仅力大过人,而且还有点文化,曾在玉沙县衙里做一个小吏,因个人野心太大,经常受到上司的指责,于是一气之下,跑去投奔了徐寿辉的红巾军。
由于他打仗不怕死,得到了徐寿辉的赏识,一步步地从一名普通的士兵跃至红巾军的统兵元帅,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徐寿辉迁都汉阳,以倪文俊为丞相。倪文俊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
徐寿辉名义上虽是皇帝,但朝中大权却基本上掌握在倪文俊的手里,而兵权又掌握在陈友谅的手中,所以徐寿辉差不多就成了一个空架子了。
徐寿辉为人比较老实,不然,他与朱元璋之间恐怕早就发生冲突了。
对大权旁落在倪文俊和陈友谅手中,徐寿辉也不以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