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感到有些意外,立刻朝外面走去。
两人骑着马朝城里奔去,很快就来到了县衙前。
两人翻身下马,两个衙役上前来牵住马,两人疾步走进了大门。
来到厅上,见到了那个来自青州的虞侯,是一个身材高瘦、颌下有须、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
他见武松和吴道进来,连忙站了起来,朝吴道抱拳道:“小人李煌见过吴大人!”
吴道回了一礼,“虞侯不必客气!”
李煌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双手呈给吴道,“这是知府相公命小人送来的亲笔书函!”
吴道感到奇怪,接过书函,拆开来,取出信纸,看了起来。
信上写道:
贤弟如晤,自与贤弟分别以来,思念非常,不知贤弟近来可好?愚兄亏得贤弟相助,使得青州全境靖平,百姓安居乐业,政声传到阙下,皇上赞赏不已。
每当看到百姓欢颜,便思及贤弟的劳苦功高,想贤弟如此文武大才,居然屈居一小小县令,实为屈才。
因此愚兄特地以书信向陛下保荐贤弟,圣旨已下,擢贤弟为青州统制,统领青州禁军兵马。
枢密院文书不久就将下达,你我兄弟很快就会再相逢。
兄慕容笔。
吴道感到有些惊喜。把书信叠好放回信封,揣入怀中,朝旁边的一名县丞吩咐道:“立刻准备酒宴,我要为虞侯接风洗尘!”
县丞应了一声。
李煌却急忙抱拳道:“大人不必麻烦,在下得即刻赶回去复命呢,不能久待,既然信已送到,这便告辞了!”
说着便要离去。
吴道连忙道:“虞侯何必如此着急?回去复命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虞侯就安心休息一晚,明日我亲自送你上路!”
虞侯见盛情难却,便答应了下来。
吴道当即命县丞准备酒宴。
……
数日之后,来自枢密院和吏部的正式调令下来了:擢阳谷县县令吴道为青州禁军统制,即刻前往赴任。
吴道接到调令后,当即召集众兄弟商议,最后决定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四个人和他一同前往青州赴任。
武松还要管理县衙事务,暂时不能离开。
林冲、鲁智深,由于都是钦命要犯,不好招摇过市,只能留下来继续训练军队打造军械。
至于私军,吴道暂时不打算带走私军,只带三百人去青州。
安排好了阳谷县的事情,吴道一行人上路了。
吴道并不打算放弃阳谷县,这是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吴道要永远握在手中。
……
一行人在路上晓行夜宿,半个多月后终于抵达了青州城。
一行人暂时在驿馆中安顿下来。
吴道去见慕容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