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替女儿挣下不好惹的威风,她这个做晚辈的,反倒该和煦起来,叫人不可小瞧林家的家教。这般想过,黛玉跟她们说起来话,越发和气低调。
待几个亲戚了解黛玉的脾气,知道不是难接触的人,气氛这才逐渐活络起来。
大家正说笑着,又有一人掀起帘子,走入屋内。
“你们刚刚在说什么?我还没进屋,老远就听到你们的笑声。”
脚还没迈进来,声音先传进来。
“宝哥哥。”
只听一声声招呼,林黛玉也只好跟着众人,喊了一声‘表哥’,算是打过招呼。
贾宝玉一见双姝在此,原本就不错的心情更好三分。他昨夜才被贾老太太哄过,也没把贾敏的教导放在心上。寻了个位置,直接坐下。
话说几个姐妹坐的是张圆桌,三春将黛玉、宝钗簇拥在中间。四周的空位也多,可这个宝玉偏偏就选了双姝对面的位置,倒叫人不好评判。
贾宝玉自己倒没当成一回事,只跟姐妹们继续问道:“可巧,没想到姐姐妹妹们都在。你们刚刚在说什么,也让我一起听个热闹。”
“听林妹妹说扬州的事呢。”迎春的年龄最大,拿手指了指中间的黛玉,“正说到报纸这个东西哩。”
“这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听这名字,跟老爷桌上的邸报倒是有些像似。”贾宝玉拨了拨衣袍坐下,不自觉的搓起手。跟在他身后的袭人,见此赶忙拿过手炉递给这位宝公子。
“二哥哥不知道了吧。”探春笑着接过话,“听林姐姐说,这东西在江南等地甚为流行。宝姐姐,是这样吗?”
宝钗见这小姐妹主动拉自己进话局,也笑着点头,“我进京前,曾听闻金陵城中也有人想要办报。不过看声势,还是不如扬州的景安日报响亮。”
今年的选秀在七月,如今的宝钗还在为进宫做准备。虽在贾府中,可也不敢跟宝玉过多对话。一双眼眸,只在姐妹身上转动,叫人越发看出大家闺秀的矜持气质。
偏她说话轻声细语,仪态端正。慢条斯理的声调,叫人听着好不舒服。贾宝玉笑着追问起报纸几句,薛宝钗浅浅说了个大概,又把话题丢给林黛玉这个‘扬州人’。
林黛玉虽清楚其中内情,却不愿冒然拿兄长的名头出来显摆。只把扬州的学子办了文社、又办报纸的事迹说出。
贾宝玉一听,又是跟读书人有关,心中已经消了打探的乐趣。可听到《蜀山群侠传》也曾首发在报纸上,立马欣喜道:“此书,真的是那位元和先生亲笔所写吗?”
黛玉没想到会从对方口中听到此话,觉得十分诧异,一时忘记答话。
探春看在眼里就笑道:“宝哥哥最喜欢元和先生的《聊斋志异》,觉得此书有鬼斧神工之妙。他一直觉得《蜀山》是别人冒名杜撰,不像我,我倒是更喜欢蜀山多些。”
“姐姐,莫不是也想当一位女剑仙吗?”惜春憨憨笑着,她跟探春都是一样,也喜欢《蜀山群侠传》,“若如此,可别忘记带上妹妹一起。”
“就你长了一张嘴。”探春拿手点在惜春脑门。迎春跟宝玉却转过头,跟黛玉打听起‘元和先生’的事迹。
这可是扬州近些年的当红人物,早已不是一洲一府的名声。关于元和先生的逸闻,更在交口相传的传闻中变得不知什么样。京师的人,有说他是得道高僧,有说他是个落难贵子。
什么样的说法都有,今日碰到半个扬州人。大家的心思,不免多起来,急切的找林妹妹印证其中真伪。
林黛玉听的实在有趣,只捧腹笑的花枝乱颤,不由道:“没想到,元和先生的名头,连京师的人都知道。”
“只可惜听说这位先生,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到现在,连个见过他的人也没有。”宝玉很是惋惜的摇头。
“说不定是个七老八十的穷酸书生,自己不好意思露面也说不准。”黛玉最是搞怪,自己心中明明门清,嘴上却跟陈恒一样吹法螺。
“那也一定是个超凡脱俗、不肯沽名钓誉的隐士。”宝玉很是坚定的摇摇头,“能写出聊斋里的故事,必然看过大江大河,饱览人世冷暖。若无一等一的才情,必然写不出此等好文。”
想不到这位表哥对兄长的评价如此高,林黛玉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忍不住点头附和道,“想来应该如此。”
宝玉见自己一提元和先生的名头,林妹妹的话就多起来。忍不住欣喜道:“好妹妹,难不成你也喜欢元和先生?”
这话说的也没什么问题,可偏偏林黛玉的脸下意识一红,倒叫旁人看的有些意外。也不知是因为宝玉的这声‘好妹妹’,还是因为其他。
林黛玉好不容易压下心跳,只勉强解释一句,“像他这样红遍大江南北的人物,我若是硬说不喜欢,岂不让外人觉得我心气过高?”
众女笑着点头,话题在扬州隐士身上短暂停留,又转到扬州、金陵的风土人情上。她们都没什么出府的经历,难得碰到两位远客,多打听些外面的事情,自然无可厚非。
www。biqizw。com比奇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