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崛起末日 > 第七章 经济基础(第1页)

第七章 经济基础(第1页)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李仲辰想要让巴国强盛起来,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让百姓吃饱饭,让国库充盈起来。所以自那日朝会之后,李仲辰每日“闭关修炼”,一门心思的操刀经济政策。

现在的社会阶层包括士农工商四个阶级,抛开掌管着国家机器的士大夫这一阶层不谈,要想发展经济,那就要农工商一起发展。这绝不是三天两天就能搞定的。

李仲辰作为一个现代人,怎么也算是在大学选修过经济课,加上平时读的闲书,他的见识超越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一丝难度。可就算是这样,他也快抓破了脑袋。

就拿最简单的农业来说吧,巴国地处后世的四川重庆,甘肃,山西,湖北交界之处,还包括云南,贵州的一部分。总之,就是处于长江中上游的大片土地。此处多为丘陵山地,很少有成片的平原,所以谷物大多产量不多。相较于地处四川盆地,平原辽阔的蜀国,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李仲辰一开始就打算大力推广种植水稻,但考虑到百姓对未知东西的恐惧,,所以就退而求其次,用军屯的方式来开展水稻的种植,从而带动巴国整个农业的进步。

从工业上来说,此时一个匠人的价值远比后世一个匠人的价值要大得多,匠人们掌握着炼制金属农具甚至是武器的秘方,而且很多都是个人独有的技术。诸位看官不要说他们小气,在这个时代,这可是人家安生立命的根本,怎么可能轻易的传给别人。战国武器大师欧冶子就是典型的例子。巴国地处西南边陲之地,原本就不怎么吸引中原来的匠人,所以工业水平极度的落后,只有纺织行业,因为离蜀国比较近所以沾了点光。总而言之就是工业这一方面对内都不行,更别提什么对外输出了。

至于商业,人家秦国有吕不韦,当然现在他还没出生,越国有陶朱公范蠡,可是巴国这穷乡僻壤的,单从道路这一方面来说就有很大的限制,很难产生那种纵横几个国家的大商人,有的也只是市面上卖卖小商品,最多也就是卖卖茶叶的小商贩。

总结起来就是,农业上收成不好,工业上没有人才,商业上没有建树。简直就是三五产品。

李仲辰闭关的这几日征兵工作已经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到现在三天过去,已经扩招了三千新兵。根据李仲辰的指示,左尹特地在长江边上圈了一大片地,就等着屯田兵开始种水稻了。

李仲辰整整闭关了七天,为了搞这些东西,这几日他甚至冷落了嫣儿,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整套的东西总算被他给弄出来了。

农业方面,以屯田制为基础,大力推广水稻的种植。积极治理水患。逐步减少农民种植谷物的比例。改善耕地工具,推广铁犁,重视牛耕,禁止用马耕地。(仿照秦国的商鞅变法)

在工业方面,国家设立工业处,积极招揽有才之人,加大酬劳,其中杰出者甚至授予官职。总而言之就是摆出求贤若渴的姿态,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工匠社会地位不是很高的,包括医生在内,也会受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所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是一种非常大的诱惑。

商业方面。建立本土商业的保护措施,降低巴国本地商人的赋税,除开盐和铁之外,开放其他所有的商品交易权限,甚至包括青铜制的武器也在交易的行列。

李仲辰看着手里的这份东西,感到信心十足,于是第二天就叫来令尹沈章,命他把这份东西拟成告示,然后颁布出去。

沈章见了这份东西,开始真正的信服李仲辰,他连夜拟了告示,第三天一早就贴在了巴国的各大闹市里,不多久就传遍了整个巴国,甚至连楚王的手上都有了这么一份秘报,可是楚王此时正被攻略越国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管巴国的事,于是只匆匆的看了一眼,就扔在了一边。(多年以后,等到楚王翻出这份密报,当即给了自己两个大巴掌。后悔当初没有多看几眼)

制度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推广下去,李仲辰突然闲了起来,他大概每个星期开一两次朝会、听听大臣们关于新的一些制度落实进展的报告。其他的时间,除开练气健身之外,就是和嫣儿去园林里面走走,说些夫妻之间的体己话。偶尔嫣儿还会给他煮茶,甚至舞剑给他看,小日子过的很是滋润。

有一点不得不提,他还真是个练武的苗子,他练武也没有多久,但却已经修到筑基的中期了,离嫣儿的境界也不太远了,加上和禁卫首领吴丹学了两招半步崩拳,寻常的两三个大汉已经近不了他的身了。这让曾经的猥琐宅男李仲辰很是骄傲。

转眼之间三个月已经过去了,百姓种的谷物都一个个的冒出头来,料想今年的收成应该不会太差,屯田兵们种的水稻也长的不错,今年秋天应该就可以种第二茬了。很多的工匠听说巴国会给他们官做,都来碰碰运气,到真让李仲辰发现几个牛人。其中一人名叫公输荇,竟然是鲁班的弟弟(鲁班原名公输班,当然他弟弟是我杜撰的),一手木匠活玩的是炉火纯青,最厉害的是他竟然会制作水车,这就了不得了,这一技艺能让巴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于是李仲辰直接拍版,任命他为工业处的主事,食两百石。还有一人,以剑为名,自号纯钧,自称是欧冶子的亲传弟子,除了传统的青铜剑之外,他在铁剑的制造方面也有一定的心得。要知道,铁剑是春秋末期才出现的,最开始、人们只会用铁制造一些犁头什么的,也就是说,现在,几乎所有国家的军队用的还是青铜器的兵器,如果这个时候巴国拥有了铁器的武器,就相当于大大提高了战斗力。玩过战略游戏的人都知道,这相当于领先了对方一个文明。所以结果就是,巴国新开了一个锻造处,任命纯钧为主事,同样食二百石。(欧冶子五把剑湛卢,胜邪,纯钧,巨阙,鱼肠)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一技之长的人加入了巴国的工业处,锻造处。整个巴国的工业水平一下子提升了上去。

至于商业,本着要想富先修路的原则,李仲辰在第一时间就播下了国库里为数不多的钱在修缮官道上。官道的维护足足用了两个月,所有商业的发展,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多月,可就是这一个多月,已经能明显感受到商业的发展了,因为赋税收的少,很多商人手中有了宽裕的资金,开始收购巴国境内的锦买到别国去,同时收购其他国家的特产买回到巴国,商品的流通促进了了经济的发展。

以沈章为首的士大夫们,眼见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巴国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纷纷佩服起李仲辰来,他们都觉得遇到了有道明君。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就在巴国发展的的同时,楚国终于找了个理由开始了对越国的全面进攻,楚越之战进入长期的拉锯战阶段;同一时间,秦国与晋国各自支持蜀国和庸国,开始了不断的试探性的交锋。离巴国稍远一些的燕国和齐国也没有闲着,不断的吞并着周围弱小的国家。春秋时代确实已经到了晚期,战国的大幕缓缓的拉开,自幽王始,周王室的控制力一天不如一天,到现在终于成了摆设。

最近这几日,每一天都有各国的战报程到李仲辰面前,他仔细的读每一分战报,结合自己脑中的知识,不断的分析着现在的形势,考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巴国可以去分一杯羹。

时间转眼之间又过去三个月,庄稼果然迎来了大丰收,这里面公输荇的水车立了大功。水稻也长大不错,现在已经开始选种了,部分老百姓也开始学着种植水稻。在一些匠人的探测下,巴国境内竟然发现了一处铜矿和两处铁矿。这样一来,铸剑的铁有了,纯钧用这几个月的时间铸了整整一百把铁剑加上几百个铁枪头,个个锋利无比。大司马把这些优先分给勇武的老兵,组建了一只不到千人的队伍,打算用来当奇兵。

总之,经过半年时间的修整,生产建设算是达到了初步的目标,军队也重新扩张到一万五千人,算是恢复了同楚国交战前的实力。

李仲辰现在非常高兴,这一切的发展变化不止是完成了他的预计,甚至还略有超出。

李仲辰此时正站在庭院中,手中握着一炳长剑。这剑古色古香,剑柄上依稀可见纯钧二字,剑身锋利无比,吹毛短发不在话下,没错,此纯钧古剑是“纯钧”献给李仲辰的,意在感谢李仲辰提拔之恩。

李仲辰挽了个剑花,摆了个造型,嘴中喃喃的道:“是时候让这剑见见血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