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老接了信之后,就指了个心腹管事回去,把张家祖宅交托给族长,又拿钱给族里添了祭田,兴族学,其他的事他就不管了。
都是几十岁的大人了,要做什么营生,难道还要他帮着?他可不想再养出如谢家那样的白眼狼来。
心腹管事把族里的事办好之后,才到谢家,先是给谢家二老问安,然后交割,张长老让他拿钱买地,百亩良田,如果好生经营,谢家的日子就不愁了,但要是他们还想拿现钱去挥霍,那金山银山也不够他们洒的。
心腹管事心眼多得很,去到地头要办交割,先是请谢家族长、族老、当地里正,县令等父母官到场,众人一听,哟!这女儿嫁得可真值啊!
这么多年来,张夫人从夫家搬了多少家私贴补娘家,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如今张夫人谢氏过世了,谢氏又填了个女儿过去作妾,听说给女婿新添了个小儿子哪!
就不知这小谢氏何时扶正啦!
且不管小谢氏能否出头,就看这好女婿竟然给岳父母置了上百亩良田!?就算是他们州府里的首富,也没人对岳父母如此孝敬的!
不消说,这面子做的妥妥的,谢家二老深感有面子极了,谢家的舅爷们也很得意,觉得这妹夫、姐夫很上道,虽然对之前让他们写了好些信去仍略感不满,但看他这回事办得漂亮,他们就大方的不跟他计较了。
然后他们就等着,张家的管事去找那些曾找他们麻烦,刁难他们的那些人算账,不想这一等就等了大半个月,张家的管事这些天跟着他们吃喝玩乐,每遇他们开口催促时,都说不急不急。
他们也只能不急啦!
结果张管事就不,见,了!
人呢?
兄弟几个凑在一块儿,回想前一天的事情,奈何大家天天喝得太高,脑子都有些不清明了,一个兄弟想了许久,才道,“他似乎说,他该回去复命了!”
“咦?是吗?”
“几时说的?”
“不记得了!”
几个酒鬼凑一块儿,只会说醉话,问小厮,主子喝酒,小厮们无不偷闲喝两杯的,主子们这一问,他们是一问三不知,话也很好推,主子们和张管事在包厢里喝酒,又不用他们侍候,他们哪晓得主子们在包厢里说什么呢?
话说得很有道理。
“大哥,张管事不见了,那咱们还要去找吴家算账吗?”
“算,算什么,什么帐啊!”得,大哥喝得都有点大舌头了,话说得极不顺畅,几个弟弟忙提醒他,之前吴家跟他们家进茶叶,钱却付得不痛快,他们上门去收帐,不止被刁难了,还挨打了呢!
他们都记着,就等张家人回来,帮他们出这口怨气。
却不知张长老人虽在他们跟前,私底下却请鸽卫们去查清楚了。
吴家人确实不对,拿人茶叶付账却推三阻四的,但是人家那是事出有因啊!
谁叫谢家人做生意不老实,跟他们订上等茶叶一百斤,中等茶叶二百斤,下等茶叶六百斤,结果上等茶叶里掺了不少中等茶叶,以次充好,这是想讹他们的钱啊!
他们付钱自然不痛快了!
张管事知道后,不禁要骂谢家人,要知道,他们卖吴家茶叶,这货哪来的?还不是截他家大爷手里的货吗?
人家订一百斤上等茶叶,他们以次充好,可他们从张家取货时,明明白白拿的是一百近上等好茶啊!那中间差的茶叶哪去了?
还有,吴家虽是跟谢家拿货,可对外打的旗号却是张家茶庄出品的,损毁的是张家茶庄的名声,这种事怎能忍?
就这样,谢家人还想要张家人去替他们出头?
张管事先去和吴家洽谈,把生意谈回来,以后由四海商队给他们送货,不然他们也可以派人和张家茶庄的管事谈,日后由他们自行派人去货栈取货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