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整理的相关进程已进入初步轨道,出图难、制图慢,但研发工作又难又慢,畅鹏连续保持每天4个小时以上编辑资料的时间,长时间坐着,身体可吃不消,自己得运动。
惦记着特种部队的畅鹏开始活动,给自己放假一星期,苏小明等人的好日子也告一段落,来自于个人珍藏存储器中的‘第五部队’小说里的训练篇章开始。
从宾州调过来600多人的特战支队与苏小明原CF特战队的60名华夏队员,在下龙潭新建成的封闭式训练基地开始了特种部队的训练及选拔。
邹圩那多为以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组成的特战支队,除了文化底子较为薄弱之外,吃苦及耐力相当不错。结果令畅鹏感到惊讶,660多人里居然有520人通过了为期一个星期的魔鬼体力训练及选拔。
被剔除的121人大多是不注意保护自己而受伤者,这些人都经过畅鹏的系统系列训练,非一般军人能比拟,畅鹏不舍得将他们送入作战部队,便将他们与原特战队里的60名德国人合并组建成司令部直属特勤警卫连。
他们其中的老兵排长廖通民被任命为连长,畅鹏不能再将德裔人加入到自己真正的特种部队里,他需要完全忠心的本国人,华夏人当然用得更放心些。
不是信不过德裔人,而是当德意志崛起时,轴心国与小日本联盟,自己精心‘发明’的特战部队训练方法哪能让小鬼子学去。
新成立的特勤警卫连,今后以保护西海湾高层人员为主,但他们的骨子里并不服气,认为没有入选特种部队是一种耻辱。
从此,西海湾特种部队成为了特勤警卫连的冤家对头,能打败特种部队队员是每一个特勤连成员的目标。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特勤连与特种部队的打架斗殴令宪兵队头疼,宪兵队因此挨打受伤、甚至残废的皆有。
当汇报到畅鹏处、请示处理结果时,畅鹏说:
“军人不好斗不如回家卖红薯。”
于是,特勤连与特种部队可以公开打架,只要不死人就没有人管。
两支部队的主官够狠、也都很明确,给下属下达约法三章:一、对方是对手不是敌人,不准下死手;二、不准欺负其他部队的军人和百姓;三、打烂东西要赔偿,打输了回来没有饭吃。
数年后,以特勤连为基础发展壮大的数个特殊的军事团体,成为了西海湾的利器、敌方的噩梦。
由于畅鹏不懂特种部队训练教程,更没有后世的器材训练,如跳伞、潜水等的,只有他自己从电影或书籍里得来的、甚至于畅鹏自己想象出来的训练内容和科目,再就是队员们在训练中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经过他进一步的想象和编排,于是乎成为了西海湾特种部队的训练内容。
后世华夏的特种部队成员屡次在国际比赛中夺冠,可见华夏特种部队的能力。
法兰西雇佣兵团或多国的特种部队退役成员组成的雇佣军,他们最忌讳的就是碰上华夏的特种兵。在后世特种兵里,华夏特种兵除早期装备不够特别先进外,任何项目都不比他国特种兵差。
不懂不重要,即使没当过特种兵,但畅鹏拥有这个时期最先进的军事科技和理念,西海湾的特种部队将是一个什么层面,谁也不知道!畅鹏和他的士兵们至少要去做,当经过战场的检验,这当世的新军种便会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封闭式训练基地的集中选拔及魔鬼体力训练周过后,苏小明正式成为西海湾特种部队的主官,根据畅鹏逐步摸索制定的方案,队员们开始了准特种部队的训练。
单兵训练过后,特种部队编组,以每六人为一个作战小组,其中狙击手1名、火力手2名、侦查员1名、爆破员1名、通讯及医务1名。队员中一人为组长,即是指挥员,而每一个队员分开来就是一个兵王。
在西海湾特种作战小组的界定上,一般来说,小组相当于一个无支援的敌后远距离行动小组,主要在多种地形混合及敌情不明的高危险区执行任务。人员包括1-2名侦察员,1个火力组,狙击手和指挥员。
侦查员的任务是在整个小组的前方侦察敌情与开路,指引正确方向,以及在雷区标定正确行军路线。
火力组在作战时提供最大的火力以歼灭敌人,并在小组撤退时提供适当的火力掩护。
狙击手定点和远距消灭或打击敌人,最终担负小组人员撤退乃至自己最后撤出。
西海湾特种部队的武器装备为每人配置避弹衣、头盔、匕首、手雷与全套的个人用具,主要装备为:手枪、冲锋枪、机枪以及狙击步枪,携带2-5个基数的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