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问了马元成关于其他几个地区的情况之后,庞岳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军器局火炮作坊也要时刻注意!决不能让铸炮技术外流!”
将铁模铸炮法交代给秦时勇等工匠之后,庞岳也多了个心眼。他知道,一旦铁模铸炮法流入了建奴手里,那对明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他便将这技术保密工作也交给了军情处。
“大人请放心!火炮作坊甚至整个军器局我已经暗中派人时刻盯着,一切异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那就好!你们的任务便是保证技术不外流,尤其是被建奴和汉奸偷学了去。”说到这里,庞岳的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冰冷,“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采取一切手段!不要有何顾忌,这是我给你的权利!”
马元成当然知道这“一切手段”是指什么,当即应诺:“遵命!”
*********
延平府行宫御书房
隆武帝坐在御案之后,正看着一本奏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平时除了上朝之外,隆武帝习惯在御书房召集大臣议事。但今天在场的人却不是很多,只有黄道周、傅冠、朱大典等几人而已。
“哈哈哈……”隆武帝放下奏折,笑出了声:“这个庞岳还真是没让朕失望!吉安一战,赣州镇歼敌五千余,自身伤亡不过千余。虏金声恒部仓皇北逃,吉安化险为夷!呵呵,要是再多几个如此良将,大明复兴指日可待啊!”
黄道周和傅冠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却没有开口。
朱大典则笑道:“庞总兵能立下如此大功,这全仗陛下慧眼识英才啊!”
“陛下,此事不宜轻易下定论!”正当隆武帝准备再说几句的时候,一个不同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隆武帝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弟弟,新任唐王朱聿奥(金字旁)。本来,按照大明祖制,藩王是不能留在皇帝身边的,而是应前往自己的封地就藩。但眼下时局动荡,天下江山已大半沦落敌手,隆武帝便没有让朱聿奥外出就藩,有时候甚至还让他一同参与议事。最初,大臣们都以祖制不可违为由,极力抵制此事。但自幼与弟弟感情深厚的隆武帝在这件事上极为固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们也只好默认了他的这种做法。
“为何?”隆武帝面带微笑地看着朱聿奥。
朱聿奥说道:“陛下明鉴!赣州镇开镇不到一年,以万余新兵前去抗击拥有数万之众且如狼似虎的清虏金声恒部,却能取得斩首五千的战果,岂不蹊跷?”
“这奏折可是江西总督万元吉和巡抚刘广胤联名上奏的,难道他们会与庞岳一同欺瞒于朕不成?”隆武帝不以为然地问道。
“陛下说的是,文臣多半不敢有欺君之心。”说到这里,朱聿奥的话锋又是一转,“可庞总兵与清虏交战之时,万元吉、刘广胤大人岂能亲临战场?统计战果之时,二位大人又岂能身体力行?即便万、刘二位大人没有欺君之心,如何能保证其余的官员不是为了获得龙颜之悦而在统计战果之时虚报?”
朱聿奥的话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认同赣州镇能取得如此战果。
要是换别人,朱大典早就出口反驳了,可这是当今天子的弟弟,他也就不想去搀和。再说,这种死缠烂打的话似乎也无从反驳。
隆武帝直起腰杆,笑容未去,但眼神里却带上了几分疑惑:“为何御弟如此不肯相信庞总兵,不肯相信赣州镇的将士?”
朱聿奥倒是一脸的坦然,微笑道:“陛下明鉴,臣弟并无他念!作为大明宗室、太祖后裔,臣弟又何尝不希望我大明良将辈出,为国化优解难?但眼下的时局瞬息万变,陛下也应提防有些志大才疏的庸人钻营取巧,靠着虚报战功而获得陛下的信任!就如当年阮籍阮嗣宗所说的那般,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对此,陛下不可不防!”
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听到这话,朱大典暗自摇了摇头,在心中叹息道:慕远啊慕远,你又是如何得罪唐王殿下了?
(ps:感谢窃明君子等书友的慷慨打赏,感谢所有一直在默默支持本书的书友!最后再庸俗一把:求收藏和推荐!)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