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日下朝后,杜文找老丈人何厉分析朝堂局势,不知不觉过了大半天,只说的口干舌燥,头昏脑涨,一壶自己喝自己倒的茶都要从绿色喝到没色了,可知说话之多。
何厉叫人进来换新茶,杜文环视一周,见就他们两个人,不由感慨道:“慎行和忠烈去了军营,金仲去了青州,洪师兄这两年越发云淡风轻了,前儿我见他跟宋师伯说的竟十分投机,难不成回头也要去埋头搞案子?”
如今唐芽对宋平已经是有些放弃了,见实在拗不回来,也随他去了,预备日后给他运作到大理寺卿的位子,倒也无人敢轻视,且不容易被朝堂风云波及到。
说到这里,何厉闻言啧了一声,道:“你那位洪师兄啊非我所爱,偏合我小师弟的胃口,如今好容易考了功名出来,却又这般闲云野鹤作态作甚?岂不闻你不找麻烦,麻烦却来找你,既已身在其中,想要置身事外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杜文替洪清辩解道:“洪师兄素来宽厚平和,也确实不是这上头的人,这会儿打从一开始就不掺和进来,倒也省了日后麻烦。”
可任他如何说,何厉就是同那一类所谓的宽和君子,与世无争合不来,只是到底是自己人,也就嗤笑几声,丢了开去。
二人既是翁婿,又是同僚,彼此许多看法观点也是难得契合,因此隔三差五就凑在一处谈天说地,好不痛快。
只可惜最近杜文交好的几位好友都有了各自的去处,偶尔也难免孤单,这才有感而发。
然他们两个说东道西谈南论北,把身边一干人等都梳了个遍,却唯独不提一个郭游,曾经跟杜文极度亲密,仅次牧清寒的郭游……
两人又沏了一盏茶,对坐说些朝堂局势,谈及这次二公主殒命后带来的一连串局势,都是感慨颇深。
杜文叹了一回,突然转头问何厉:“岳父大人对这位七皇子,是个什么看法?”
何厉就笑了一声,掀着茶盖刮了刮茶梗儿,慢悠悠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宫里头出来的娃娃打从娘胎里就会算计了,哪里真有什么君子!便是有,也是伪君子。”
这话实在大逆不道,若是给外人听了去,当真吃不了兜着走,可他偏偏敢说。
“祥妃原先不过最低一等伺候人的,却越过众人先养了一位公主,升了贵人,后来竟又接二连三传来消息,终究诞下皇子。似这等两次有孕又两次都生下来,还都健健康康长大成人的低位妃嫔,统共才能几个?可怜外头却还一直说她不得宠,当真藏得严实。若说她是真如传言那般一点儿心计也无,呵,那不是你我是傻子,就是宫里头各位主儿都改了脾性,打从心眼儿里要吃斋念佛泽被苍生了呢。”
他说的话极为尖酸刻薄,偏偏又不讨人厌,杜文听得直笑。
“再说七皇子,他是一直透明人一般,可你瞧他什么时候得罪过谁?貌似从没主动争取过什么,可太后怜惜,兄弟和气,谁也不愿意为难这么个没有威胁的人,谁也乐得善待他,好彰显自己的宽厚大度,所以竟是什么都有了!如今就更好了,亲姐姐死了就死了吧,自己先能得了圣人关怀,多大的美事!”
如今杜文还没有日日上朝面圣的权利,可对各方面消息也十分灵通,知道眼下朝堂之上已经吵翻了天。
要说也是作的,炤戎在把二公主去世的噩耗送回来的同时竟还提出一个极其过分,只叫人听了就火冒三丈的要求:他们说当初为的就是和亲,可如今二公主自己死了,这姻亲便散了,若是大禄朝想继续维持双方关系,便要再送一个公主过去!
这简直是捅了马蜂窝,连圣人这样平素不大发火的也当场砸了折子,又大骂炤戎狼心狗肺。
且不说圣人暴怒,后宫一众妃嫔也是愤愤难平,而有公主的几位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圣人要继续休养生息,最后只得再忍气吞声的送一位公主过去。
这一回炤戎使者前来,未必不是试探的:当初一个二公主就折在这上头,若大禄朝非但没有反抗,反而又答应了这过分要求,他们岂不是越发肆无忌惮,更要作践公主了?
正好亲生的三公主、九公主这一二年都待字闺中的皇后更是连愁带惊加气,弄的几天吃不下睡不着的,双眼冒火,满嘴发苦,想着要不要干脆先随便抓两个青年才俊定了驸马再说。
便是那驸马再不济吧,好歹还有个君臣之礼压着,又能放在眼皮底下,还能翻了天不成?总好过被丢去那蛮荒之地和亲,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不说,保不齐什么时候就客死异乡……
眼下朝廷内外一干武将都已是耐不住了,天天骂娘,说炤戎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欺人太甚,大不了就玉石俱焚,谁得了便宜不成?省的自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孩儿都给他们糟践了,回头却还该犯边就犯边,该闹腾就闹腾,没得恶心人。
可不管武将如何表态,最终能真正左右朝堂动向的,却还是文臣。
现在圣人正在权衡中,还没发话,于是这一群文臣便都吵翻了天。
以唐芽为首的唐党主战,理由很充分,大禄朝已经休养了将近三十年,也够久了,如今外贼已经欺负到头上来,断然不能再忍下去。不然炤戎越加得寸进尺不说,其他邻国不免也有样学样,群起效仿,到时候我国才是真的腹背受敌。
而以魏渊为首的魏党自然要对着干,便主和,听上去理由也颇说得通:
大禄朝虽已经止战多年,可之前造成的伤损并未完全复原,若是开战并无必胜把握。再者南方也有小国虎视眈眈,若他们北线开战,南方必然也不稳定,必有贼人伺机而动,可如今的大禄朝却不能长期承担起南北双线作战的巨大消耗,因此须得慎重行事。
牧清寒这个武官自然不必说,就连杜文这等当年曾经赞同和亲的文臣也觉得此战非打不可。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大禄朝整体都处在一种青黄不接的敏感关头,实在经不起战争摧残,这才被迫和亲,可总体还是屈辱的,不过是想换来一线发展生机而已。
然而如今眼见炤戎欲壑难填,又压根儿不把大禄朝放在眼里,即便再送一位、十位公主过去,也不管用!
既然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左右都没个好结果,又为何还要卑躬屈膝,徒惹邻国耻笑?
若是担心前番大禄朝上下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地方遭受旱灾重创,可一来炤戎受创更为严重,二来如今几年过去,也早就恢复了。
这会儿没有外人,杜文说话也放开了,就说:“魏大人也忒瞻前顾后了些,困难确实有,可就算再等几年,也未必就会比现在少!难不成咱们明白的道理,敌国就想不到?谁能真放任咱们一天天壮大起来呢?说不得就要打一个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