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开始-->王海涛跑到走廊上后,走廊上已是警报声大做,好在外星人的动作似乎不是很灵活,王海涛很快就把跟着他后面追击的外星人甩开了。走廊上虽是警报声大做,却不知道为什么并没有一个外星人出来拦截他。王海涛一口气跑出了二千多米,走廊上又出现了同样的一道圆门,这次他不敢再冒失,在离圆门二十米外停了下来。他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门的周围,发现门前十米处有一个往下的楼梯。王海涛无奈之下,走到楼梯前,顺着楼梯向下走去。
楼梯很长,连着的是一条窄小的只容二人并肩行走的通道。王海涛延着通道向前走了三百多米,转过一个弯后,眼前又出现了同样的圆门。王海涛在门边寻找着别的道路,可这个通道似乎只有这个圆门一个出囗。此时身后一百多米处又传来了外星人特有的“叽咕”声。
王海涛别无选择,做好准备后,一咬牙,用戒指靠近了圆门。圆门无声的打开了,王海涛已经准备好应付外星人的攻击,可想象中的攻击并未到来。门內是一间面积挺大的圆型房间,房间一圈墙壁上是密密排列的仪器。中间有一个平台,圆门后连着直通那个平台的一座桥型道路。身后追来的外星人越来越近了,王海涛只有向桥上退去。
当他快到平台时,门口已经出现了外星人的身影,外星人一边“叽咕”的喊着,一边用手中的武器向他开火,一时间房间内“叭、叭”之声大做,四处火花乱飞。王海涛直退到了平台上后,才发现这个平台竞是三面悬空,只有通向门口的桥型通道这一条路。
王海涛蹲下身体,一边闪躲四下乱飞的光束,一边心里在想:“这下死定了,老子可要光荣在这儿了。”闪躲中,不知道是触碰到了什么,这个平台“嗡”的一声,开始发出白光,这白光围绕着王海涛旋转了起来。白光越转越快,王海涛身上的白袍也开始渐渐消失,就在王海涛不知如何是好时,白亮突然强烈了无数倍。强光中王海涛不由的闭上了眼,头脑中一阵旋晕,他只来得及骂出一声:“我靠,又来!”就又一次失去了知觉。
当王海涛再次醒来时,四周是一片黑暗。王海涛躺在地上,用力睁大了眼睛,看向举起的双手,黑暗中隐隐能够看到一双手的影子,王海涛这力放下心来,看样自已的眼晴没有问题,而是周围光线太暗了。
“这是什么地方?我还在外星基地中吗?”面对黑暗和静寂,王海涛心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有人吗?这是哪?”王海涛坐起身后忍不住喊了出来。四周只传来回音声而无人应答。凭着回音,之海涛以经验判断出自己是在一间空旷的房间内。
即然是房间就应该有门,王海涛的眼晴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已可以模糊的分辨出几米内的物品,于是他认准一个方向后,摸索着向前走去。走了一百多步,大概有一百五十米左右,眼前出现了一堵墙壁。王海涛摸了上去,触手冰冷,似乎是金属做成的。他接着又顺着墙壁往左手边摸去,走了三十几步后,隐约中左边也出现了一面墙壁。就在墙壁上一人高的位置,好家是一个开关,王海涛摸上开关后发现这是一个上、下推拉的开关,现在开关在下的位置上。
王海涛把开关向上用力推去,“咔”的一声轻响后,出现了一阵电流的“嗞、嗞”声,不远处房顶上一个电灯亮了起来。紧接着从前到后,顶上一个又一个电灯依次亮了起来。王海涛被突如其来的光线闪的闭上了眼睛,等他再睁开眼睛时,眼前的一切让他吃惊的张大了嘴,半天没能闭上。
随着一盏盏电灯的亮起,王海涛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库房。库房足有十米高,顶成圆弧型,全部房屋都是水泥结构,自已面前是一个二千平米左右的广场,广场后是一堆堆几乎堆到了房顶的货堆。这些货堆全都用绿色的帆布盖着,不知帆布下面会是什么。远处因为视线被挡住,而不知道有多深。
王海涛转身看去,自已身后是一扇金属的大门,只是在目光所及之处,并没有发现什何开关之类的东西。王海涛借着灯光,把大门附近仔细的搜索了一遍,同样没有发现任何的开关。只是在搜索时,他发现大门边几米的墙壁上有一个关闭着的小门,王海涛好奇的推开了这扇小门,进入视线的是一间很小的房间。一张老式行军床,一个铁柜子,一张木桌,一把木椅,加上一个铁制的长腿脸盆架,架子上有一个搪瓷脸盆和一条白毛巾这些就是房子里全部的东西。
当王海涛的眼睛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一件衣服时,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了。那是一件七、八十年代的解放军军服。虽然军服上落上了一层灰尘,但还是一眼就看出是解放军陆军制服。王海涛对它是那样熟悉,他的父亲从他有了记忆时整天穿的就是这样一套军服,可以说这套军服贯穿了他整个童年的记忆。王海涛毫不犹豫的取下了那套军服穿在自已赤稞的身上。穿好军服,系上人造革的武装带,穿上从床下发现的解放鞋,王海涛顿时成了一名八十年代初的解放军战士。
此时的王海涛深信自已已经离开了那个什么外星基地,心中大定,也不再急于离开。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张桌子上,桌上并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个本子,一瓶干了的墨水,一只沾水钢笔。打开本子,本子是空白的。他的眼光又转向了桌子上的三只抽屉上,三只抽屉只有中间的那只上了一把老式的铁锁,其余二只都没有上锁。
王海涛在椅子上坐下,首先拉开了左边的抽屉,里面有一本空白信笺,信笺的抬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的字样。还有几本封面上印着“工作手册”的空白本子,几瓶没有打开过的墨水,一支老式钢笔,二支老式圆珠笔,还有一盒回型针。接着他又打开了右边的抽屉,抽屉里是几本书:一本是《仓库管理手册》,一本是《毛主席语录》,一本是《弹道原理》,没有别的东西。
中间抽屉上的锁,对王海涛来说不算什么,他拿起一只回型针后,几下就打开了。拉开抽屉,最上面竞然是一支“五四“式手枪。王海涛惊喜之下,拿起手枪熟练的检查了一遍。这支手枪保养得很好,各个部件没有什么磨损,枪夹內八弹子弹齐全,可随时击发。把检查完后的手枪放在了一边,继续搜査抽屉。手枪下是一本帐册,王海涛打开帐册,“出入库记录”几个字进入了视线。
帐册第一页日期是一九七九年六月十日,记着:“入库军械三车,计:‘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二百只,‘五六’式冲锋枪三百只,子弹二十万发,‘六七’式木柄手榴弹六十箱,计六千只”的字样。“难道这里是一个军火仓库?如此规模的军火仓库该有多少枪支弾药啊,可是这么大的一个军火仓库为何没有一个人,光有物资?而且全是老式枪械?”
带着这些疑问,王海涛耐心的一直翻到了最后一页,日期是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五日,记着:“出库枪支、弹药二车。计:‘五六’式冲锋枪二百支,‘五六’式轻机枪五十支,子弹十万发”的字样。合上帐册后,王海涛继续往下找,底下是一本《工作手册》,打开后发现是一本日记本。王海涛如获至宝,认真的读完了这本日记后,明白过来一些事,但有一些事却仍不明白。
这是一名叫做张援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二军后勤部队连指导员写下的日记。通过他在日记中的记述,王海涛知道了这座仓库是五十年代时,为响应党中央发出的“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由工兵部队挖空一座山腹后修建起来的。因为一九七九年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而被重新用做四十二军军用仓库,里面的大量物资和军火都是为反击战胜利之后的后续战斗准备的。日记中写下了每日从前线传来的战报,连队中战士的思想波动,还有大量这个时代军人特有的思想汇报和忠诚于党的誓言。
王海涛看完日记后明白现在自己身处的这座军火仓库应该是在广西省,中越边境一带。只是为什么这么大规模的军火库会突然被遗弃,这里看守的一个连的战士又去了哪里,这些事从日记中王海涛并没有找到答案。放下日记,抽屉中最下面是一张折叠起来的牛皮纸,王海涛把它在桌子上打开后,惊喜的发现竟是二张图纸,一张是整个仓库的平面图,另一张是五万分之一的广西省军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