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舌尖上的唐朝大班教案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剪式帆船(第1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剪式帆船(第1页)

作为东江酿三宝中的一宝,东江酿豆腐在后世的南方地区家喻户晓,是客家菜的经典代表。另外两个是酿茄子和酿苦瓜,这两样比起酿豆腐来说,名声要少不少。

酿豆腐制作精细,选用嫩滑的东江山水豆腐,将猪肉、鱼肉、虾肉一同剁成泥,调好味道,塞进豆腐后,烧热炒镬,煎至两面金黄,再放入砂锅加入上汤,中火焖熟,汤汁香浓,嫩滑鲜美。

“贤弟啊,我这都吃了好几天了,好像都没重样的菜肴,这岭南菜到底还有多少种美食没有上啊?”吃了几天后,李恪也到了快要离开的时候了,这家伙看着李好给自己准备的吃食,好奇的问了起来。

每天都是近几十种的美食,竟然没有一道重样,最多不过是食材相似,但是做法完全不同,跟他以往吃过的美食不同。这让李恪以为这岭南菜的种类太多了,恐怕他再呆几天也吃不完。

“实际上差不多了,不过老火靓汤就还有不少。你一天喝个两三道,喝上一两个月都没问题。”李好看着李恪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每天吃不同的菜式,粤菜的种类也就那么多,怎么可能吃不完?

不过有些美食只有特定的季节才有,比如禾虫等这些食材,只有在三四月份的时候才有。现在是冬季,这些东西都没有,李恪就是想吃也吃不到。

“这是什么船?竟然跟其他船完全不同?不过看起来好奇怪的样子,这船能装多少人,安全么?”

高高的桅杆上,白色的船帆吃饱了风,巨大的动力通过桅杆传递到流线型的船身。低干舷,较少的上层建筑,使船的稳性极好。同时沿着前伸的船艏,向船正前方偏上的方向伸出一根支桅。

支桅与前桅之间拉起四根帆,加挂着三角帆。前桅、主桅、后桅挂着全帆装,帆面的宽度大大超过了船身宽度。横桅伸到了船身以外,各桅杆除了使用主帆、顶桅帆等大小方帆以外,还有支帆、翼帆等三角帆。

齐全的帆装能够接受各个方向吹来的风,这是一款跟这个时代所有的船都不同的新船。李恪见识过不少船只,看到这艘船后仍然忍不住惊叹起来,而这样的船,整个船厂竟然有二三十艘。

李恪虽然这段时间一直跟着李好拼命的吃着大餐,品尝着岭南这边特有的美味,但是正事也没忘了。南方造船厂,他吴王府也投了不少钱进去,不过只有李好和他两人知道,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所以吃好之余,李恪也没忘了自己的正事,跟着李好来这边的造船厂看看。这是广州府的一个造船厂,同样的船厂在泉州府那边也有一个,两边的船厂现在大概有五六十艘李恪看到这种船。

“这是剪式帆船,一种速度很快的海船。”李好陪着李恪一起,看着船厂中的大船心中满是豪情。这边之前的那些海船只能作为近海用的船,用来训练这边的水军用,而这种船才是李好准备用来作为远洋贸易的海船。

这种船就是人类利用风帆船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剪式帆船,这个名字来源于它劈波剪浪的空心船首。人们普遍认为它的航速已经达到并且超过了大型帆船的极限:16节,所以才把这种船称为风帆船的巅峰之作。

这种船型本应在十九世纪中叶才出现,但现在,它提前一千多年诞生了。因为李好的原因,这个跟系统没有什么关系,整个船只的设计都是李好自己本身具备的技能。他在后世陪着自己的小孩做过船模,所以对这东西了解很深。

不过要是说它就是一艘血统纯正的剪式帆船,似乎又不太公允。许多东方古代造船技术它身上得到了体现:比如东方领先欧洲六个世纪的水密隔舱,还有其他先进的技术一样被用了上来。

这种船分隔了七个隔舱,如果其中一个进水,船只仍能继续航行。如果两个隔舱进水,这艘船还能排水自救。即使运气坏到极处,有多隔舱进水,也能减缓船只的下沉,给船员足够的逃生时间。

除了水密隔舱,还有北宋时期发明,英国要等到千多年后才会使用的可收放平衡舵。在这艘船上一样能看到,这些都是李好和他的学生测试过后带来的改变

当风向稳定、长距离航行时,舵板可以升起,不产生水下阻力。需要快速转向时放下舵板,平衡舵的舵压中心至舵杆轴线的距离小,所以转舵力矩小,能够非常轻松的操控航向。

这样的舵,既能适应远洋航行,又能在风急浪高多险滩的复杂海情下灵活自如。穿大毛竹筒子里的绳和滑轮组,让船长可以站船头视线开阔的地方,转动舵盘控制船尾的舵板。

加上望远镜和六分仪,这艘船身上具备了太多的先进的东西。总的来说,这是一艘中西混血的式船舶,当然,如果从使用舷侧披水板的纵帆船受中国平底沙船影响的角度看,纵帆船的儿子、纯粹的剪式帆船,本来也带着点东方造船技术的血脉——尽管很淡了。

李好和李恪两人进了船厂,然后让人开着一艘船出去转转,检验下飞剪船的性能。等船出了船坞后,李好站在船头,猎猎海风吹拂着他的头发。

他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心血之作,眼神就像细细的舔食少女的肌肤。从今以后,最先进的帆船又了东方人的智慧结晶。只要后来者把这些技术发扬下去,以后的东方在这方面不说稳坐头把交椅,至少不会被欺负的太惨。

这款船的设计图,和各种配件以及船模都是李好带着自己的学生一手做出来的东西,他对这个得感情自然很深。而且这种船的出现,还能大力促进这边的海外贸易,这对李好的远洋贸易也非常重要。

不过从设计图到船下水,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李好的那些学生要做的事情不少,他到处收集过来的工匠们要做的事情也不少。包括各种测试,也包括使用的各种这个时候本身具有的技术。

公元前八世纪,东方出现滑轮。公元前五世纪,东方出现四十齿的青铜棘轮,不久后又出现了铁质棘轮。公元前后的汉朝,东方有了精确到毫米的钢铁加工技术,如果给工匠足够的时间进行手工研磨,精度还能进一步提高……

对于这个在被歧视的年代里面,东方的各种工艺有如此大的水平进步。现在李好给这些工匠们最好的待遇,鼓励他们各种创新,还给他们带来一些后世的技术积累,他们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甚至可以说,李好只需要提出创意、画出草图,工匠们就能自己造出来先进的船只出来。反正用于木器加工的机床,精度强度要求都很低,更何况还有李好的一些学生一起跟着他们加工生产。

李好的那些学生,掌握的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比这些工匠并不差。为了造这些船,李好甚至连山寨缝纫机都整了出来。只是精益的缝纫机比较复杂,李好要造出来很难。

幸好只是用粗大的针去缝船帆,构件可以做得“傻、大、粗、黑”,反正结构越简单越好,只要能用就行。设计的山寨缝纫机踏板通过皮带传递动力到机身,利用偏心轮把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于是针就能上下刺了。

当然,除了工具,生产组织形式也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秦朝武器制造业就实现了流水线作业,东方造船业至少孙权造海船“长安”时就实现了专业细分。

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战争的摧残也许是文字记载的失传,往后很长一段时代里造船没有搞流水作业。这个在东方文明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技术断层。

李好收集的这些匠人们,他们以前是分作铁匠、木匠、匠、缝工等工种,但各工种内没有流水作业。比如要做船板吧,就是某工匠,把原木从刨皮、切板一直到安装到船身上去。

等于整个配件都是一个人生产,这种方式肯定不行。李好府上所有的作坊早都不用这种模式了,他们改革了生产方式,实现了流水作业。这种方式速度快了很多,也更专业。

就拿现在的造船中的木工来说,首先是负责总装的设计师发下型材尺寸清单。然后根据这份清单,负责切板的专管切板,车圆钻孔的专管车圆、钻孔,还有人负责抛光、上漆。

难度大的加工设备由李好这边负责提供技术生产,后交设计师总装上船。一切行事有清单为凭,若是装不上船,是钻孔尺寸差了就找钻孔的。如果尺寸没错,责任就开单的设计师。

这样专人负责,既让技术人专攻一项可以精益求精,把技术做到更好。又能实现责任落实到人,追踪问题的时候也更方便,再辅以奖惩制度,造船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