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压力之下,检测到的数据有了明显波动。
模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胸腔,血液流速,呼吸,都有了明显变化,就像是产生了高原反应一样。身体健康状况有一部分下降,大脑波动混乱。
除了试验模型之外,内甲的变化也很明显。
从表面上,内甲外部有一层凹陷,更深处的物质出现了断裂,而在监测之中,细胞壁之间出现了缝隙。也就是说,有压力从内甲中渗透出去,被人体感受到了。
“看来,内甲抗压最佳状态是十倍压力!”
米凯站在王宁身后,拿出文件记录了这次变化,他所谓的最佳极限是内甲可以吸收压力的正常极限。这个极限范围内,人体感受不到太大压力,甚至于彻底感觉不到压力。
最佳状态也是实验的目的之一,内甲不可能只用来制造防护服。之所以考虑防护服,一方面是战斗机的重要性,制空权是世界军事力量最重要的组成之一。
既然现在科研有足够的能力制造出五倍超音速战机,为什么不大批量的制造出来。既然人体有极限,那就有防护服,用内甲进行补充。
其次,内甲现在还无法大批量制造,每年的产量相当有限。就算想要产业化质量也做不到,这些高尖端的东西只能少部分供给。
如果可以大批量制造的话,以内甲的优越性,可以运用在太多方面。
宇宙飞船,战斗机,防弹车等等,很多方面都比现在材料优越很多。哪怕内甲怕火,忌水,温度太高会让结构出现混乱。放在最内层进行保护还是没有问题的。
以防弹车举例,内甲不用铺在最外层,只要铺中间,最外层以及最内层都有专门的普通防弹材料进行制造。以内甲强大的抗压性,普通重武器压根就打不破它的防御。
至于内甲怕火的问题更简单,外面已经有一层防护材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内甲不用接触空气,就算有人放火都没用。除非将车子表层的防护层打碎,然后再用其他方式破坏内甲的防护效果,才有可能彻底打破防弹车。
当然,也可以直接将车子撞进大火之中,用大火闷死防弹车的保护人。
说实话,真有那么长时间放大火,他们的保卫早就冲过去将人救走了。能使用防弹车的人不是大佬就是巨富,他们身边怎么可能没有守卫。
既然知道内甲有那么多作用,王宁为什么没有开始其他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因为产量的原因,内甲的特殊性注定不可能工业化大批量的生产,只能尖端性的小产量生产。
别的不说,宁元素制造出来的材料,稀释之后的宁元素,以及两则容纳的时间,这个过程之中稍微出现意外就会毁于一旦,普通工厂能生产出来?别开玩笑。
当然,随着内甲的研究,内甲势必也会进行产业化生产,不过却不会是普通的工厂性质产业化,而是高尖端的量产,走最高端的路线。
至于那个时候,跟王宁就没有关系了。他只负责研究,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他也不愿意搭理。
“内甲初步变形,模型胸腔压力增加,生理特征下降,是否继续增大压力!”
主控室之中,传来实验员询问的声音。
“实验继续,开启十一倍压强!”
实验的目的就是找到内甲可以承受的极限,还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数据之前,王宁不可能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