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朝贡,当时进贡的霓虹女王叫做卑弥呼。"
而在邪马台国之后,记纪中后一个记载的霓虹政权是倭
五王,当时倭王瓒向南朝宋遣使一一这部分内容同样摘录自咱
们的《宋书》。”
说道这里,朱祁镇再次朝张莹一摊手:
“所以张女士,现在你是不是能猜到一些事儿了?“
张莹虽然不像王通那样毕业于五道口那种顶尖大学,但这
姑娘好列也是个211的硕士研究生,思维方面还是很敏锐的:
“您的意思是霓虹之所以缺少第四世纪的文献记录。是因
为咱们没资料给他们抄了?”
“宾果!”
朱祁镇轻快的打了个响指,嘴里还蹦出了个洋文,也不知
道老朱要是知道这货这么跳脱会不会从孝陵里揭棺而起:
没错,公元第四世纪的时候华夏西晋朝纲混乱,又逢五胡
乱华,用你们现代人的话来说,那就是魔法晋书目录时期。”"
“受这些因素影响,华夏也遗失了不少关于当时霓虹的文
史记载,从而导致了霓虹所谓的四世纪之谜的出现。
张莹静静听完朱祁镇的介绍,方才摸了摸下巴唔,摸了
摸头盔的下壳:
“还真是这样呀不过朱先生,那《永乐大典》里摘抄的
记录又是从哪里来的?”
朱祁镇闻言叹息一声,半是遗憾半是感慨的说道:
"张小姐,西晋和东晋时期虽然民族动荡局势艰难,但那终
究是一百多年的漫长时光。"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史资料只能说比较难以保存,却
远远不至于绝迹。”
“根据我们整理出来的信息,《永乐大典》中一共摘录了两
位晋朝史学家所书的文史资料。"
“其中西晋的资料由郭颁记载,东晋的资料则出自习凿齿
之手。"
“这两册抄本被习凿齿带到了新余白梅避世,辗转流落到
了公元502年建成的佑民寺中,没有随遣唐使一同被带往东
瀛。”
“因此霓虹人所记录的记纪之中,自然也缺少了这么一段
历史。"
“后来姚广孝受旨编撰《永乐大典》,佑民寺住持将这两本
资料的抄本捐出,方才被摘录到了《永乐大典》之内。"
说起华夏知名的史学家,大多数人脑海中可能会冒出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