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一个标准的循环就出现了。
用个人能看懂的公式归纳就是。。。。。
杨米尔斯理论+希格斯机制??标准粒子模型≈渐进自由理论+弱电统一理论。
这就像LOL大乱斗里的人马,没猫的时候强度只能算中上,但有了猫以后就近乎无敌了,很容易就能某些倒霉蛋的作者菌打成2-15。。。。。
“好了,老胡。”
赵忠尧和杨老的关系还算不错,眼见胡宁说话夹枪带棒,便出声止住了他:
“咱们还是说正事吧——支持这个机制的标量玻色子该怎么处理?”
“从能级上来说,这玩意儿恐怕没那么容易哦。。。。。”
眼见赵忠尧提及正事,胡宁便也收敛了原先的表情:
“是不太好找,这颗粒子的能标最少都要5GeV,我估计短时间应该是没什么可能性了。”
“反正今天咱们的收获也不算少,要不就先消化消化再说?”
徐云瞥了眼胡宁,没有说话。
不得不说,数学计算和物理现象有些时候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希格斯粒子就是个很典型的代表。
从数学上的群论计算,希格斯粒子的理论能标应该大概在5GeV。。。也就是5000MeV左右,顶多因为误差偏移到7GeV或者8GeV。
但实际上呢。
这颗粒子要在125GeV的能级区间才会被首次发现,即便在2023年拥有这种实验能级的机构也依旧只有CERN一家罢了。
不过胡宁的后半句话徐云还是认同的,今天赵忠尧他们的收获着实不算小了。
首先是找到了支持夸克。。。也就是层子模型存在的依据,也就是双喷注图。
接着李觉被小麦附体,找到了一颗末态超子,彻底将层子模型给撑了起来。
再然后是王淦昌找到了4685超子,这玩意儿发展下去就是盘古。。。或者说孤点粒子这个暗物质。
最后赵忠尧他们则推导出了类希格斯场,捋清楚了规范玻色子和标量玻色子。。。。。。
某种意义上来说。
除了中子研究之外,徐云搞来这台串列式加速器的目的已经完成了50%。。。。。。
剩下的50%便是通过重复试验进行筛查粒子,理论上的问题已经搞定的七七八八了。
新手大礼包果然恐怖如斯。。。。。。
随后徐云想了想,飞快的扫了眼赵忠尧,对他问道:
“赵主任,不知道你们准不准备把这些成果公开出去?”
“国际?”
一旁的李觉听到这句话,立刻摇起了头:
“怎么能发表到国际上呢?这岂不是把咱们的成果白白告诉给那些老外了吗?”
“咱们华夏有句古话,叫做闷声发大财,咱们偷偷藏起来自己研究才是王道嘛。”
李觉说话的时候还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看起来妥妥的一个“智将”。
但令他有些意外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