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只见晃晃悠悠飞了起来的FPV无人机,居然还没啥事。
任凭奥廖托夫如何操作,各种高难度机动和俯冲爬升全都试了个遍,性能绝对够可靠的FPV无人机依然像毫发无损一般。
瞬间松了口气的奥廖托夫连忙感慨着开口。
“还好还好,还好没事。”
“靠谱没得说,起码这点我不得不承认。”
但凡是用过FPV无人机的客户,没有一个不说好,就算再怎么不喜欢都会被深深折服。
美军如此,俄军亦如此。
没办法,这就是业内的绝对顶级产品。
你就算掏更多的钱在西方采购同类产品,都买不着比这还要好的。
眼看己方随行带来的这架FPV无人机,经受住了弹道导弹爆风冲击波的连续考验,不做犹豫的克劳泽见状也是紧跟下令。
“别管其它的了,靠上去,快!确认打击毁伤效果,把可视化侦察情报全都记录下来,准备上传。”
“知道了,正在往过飞!”
被四枚弹道导弹轮番轰炸后的据点废墟,离远看就像一座冒烟的坟包一样。
直到靠近上去之后,操控着FPV无人机的奥廖托夫这才发现,敌军被毁灭后的景象远比自己预想中更加骇人可怖。
“苏卡。。。。。。你看见了没?这帮混蛋都。。。。。。碎了,全都碎了。”
在钢铁残骸与混凝土废墟间遍布各处的,是那些带有严重烧蚀焦糊痕迹的血肉碎块。
超1吨级TNT当量的单弹头爆破威力,比一颗1吨级航空炸弹的破坏效果还要来得更猛。
加之其还是复合制导模式下的精确打击,第一发征服者-110弹道导弹砸下来,就不偏不倚地落进了人堆中心爆破。
眼下看到的这些血肉碎块,其实都是距离爆心点较远的倒霉蛋遗留下的“存在痕迹”。
至于那些紧贴着爆心点的,距离弹道导弹的最终落点不过几米远距离的。
眼下都已经字面意思上“人间蒸发”,一百多斤的血肉之躯在一吨多的TNT当量面前屁都不是,瞬间破碎气化连个渣都找不见。
对此情景只剩下摇头的奥廖托夫,操控着无人机继续低空前行,再往前飞出没多远便来到了真正的爆心点上空。
“。。。。。。苏卡,你们看看这大坑,坑里干干净净只剩下土渣子还在冒烟,连半点‘人影’都找不见。”
“呵,那不正好吗?莫斯科兽人心善,发送巨大量班德拉斯基去见慈父班德拉。要的就是这效果,干死这帮替北约狗卖命的霍霍尔猪!”
奥廖托夫这边的惊叹声话音未落,旁边一名布里亚特裔的瓦格纳战士便开口笑骂道。
本质上来说,身为高级技术专员的奥廖托夫,总是身处后方负责干一些技术上的活儿,多数时候是和电脑与各种机器打交道,出外勤、上前线的任务是少数。
也确实因此没怎么直面过血腥残暴的战争场面,更是第一次在上前线的外勤任务中,亲眼目睹到此情此景,能有如此“惊叹不已”才是正常情况。
但一旁的其他瓦格纳老兵们就不是了。
克劳泽带来出任务的这队人里,除了奥廖托夫这一个“被保护的乖宝宝”外,余下的个个都是上过最前线、下过死人堆的“硬核狠人”。
单是参加过阿尔乔莫夫斯克一战,还带齐了全身零件回来的人就有六个。
即便余下没打过这“瓦格纳牌绞肉机”一战的,不是瓦格纳非洲分部的老兵,就是克劳泽这样的“顿涅茨克志愿兵”传奇人物。
不是狠人拿不下来渗透敌占区这种级别的任务,克劳泽此行带领的这支精英小队,基本也是周正手下瓦格纳部队最顶级的一伙轻步兵人才。
查看了爆心点遗留的巨大弹坑后,“心有余悸”的奥廖托夫未做久留,在完整记录下现场画面、以作战后分析后,立刻便操纵着无人机飞向了下一处需要侦察确认的目标——已经是两座断垣残壁的废弃厂房。
废墟间的火苗仍在翻滚跳跃,舔舐着周遭一切的可燃物体。
对所经之处仔细辨识侦察的奥廖托夫很快确认,这第一座废弃厂房,大抵是被敌人改造成了指挥部一类的地方,用作行动策划与战时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