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接触线上的这座村落级前哨站指挥员,确实掌握有大量一手最新情况的中尉闻言做了个邀请手势。
旋即带着随行护卫与克劳泽为首的一众瓦格纳们,向着村子里的地下指挥部走去。
“事实上情况很不乐观,近三天来我们已经丢掉六处外围哨点和警戒阵地了,手段都是出奇的一致——全部是FPV无人机干的。”
“他们在白天进行精准的投弹轰炸,到了夜晚就用自杀式无人机来袭击我们。这样的情况下反倒是夜里的伤亡比白天更大,因为战士们总需要休息,人不是机器,即便是眯着眼休息一会儿都行,结果往往是这样的时候被敌人的自杀无人机一锅端。”
显而易见,单从这一番话里就能听得出来。
敌人绝不是什么才飞FPV无人机参战的新手,而是一帮深谙战争无人机使用之道的老鸟精英。
这全世界范围内既能把FPV无人机玩这么溜,还能跟未来科技一丘之貉,大老远跑来非洲跟己方作对的雇佣兵类型敌人,想来想去也不会有第二类。
更加确信了自己先前判断的克劳泽紧接回问。
“那些外围哨点和警戒阵地现在情况如何?”
“现在?已经失去它们了,我们被迫收缩了一些次要防御点,因为实在没有更多的兵力可以填进去了。接触线这么长,到处都是需要撒人的地方,但我们偏偏没有这么多兵力可供挥霍。”
闻言的克劳泽随即与身旁的安德烈对视一眼,立刻从对方的眼神中找到了同样的神情。
这种专打你兵力不足,在接触线上填不进来人。
通过看似无伤大雅的小规模无人机袭击,来持续不断压缩防区,最终实现不派出地面部队就逼敌退兵的战术。
无论是对克劳泽还是安德烈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特别军事行动初期的俄军就一度被这战术恶心坏了。
直到后来完成动员,大量动员兵部队充实进特别军事行动区、填充战线后,此等情况才得到了根本性的逆转,“兵力不足”不再是俄军的致命短板。
但安德罗部队不是俄军,毛子背后好歹有一亿总人口基数搁那儿摆着,随便动员个三五十万人上战场跟玩似的。
没有完整动员体系可言,总人口更是比毛子差得远。
安德罗部队的致命短板便是兵员再征召能力极差,部队大量战损后没处可补。
所以这种“专打你兵力不足”的战术,对安德罗部队的致命程度更甚于对俄军。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中尉在丢失了外围哨点和警戒阵地后,非但没有将之拿回来的意思,还主动收缩防御。
原因无它,就是缺人。
今天你敢浪费兵力,不把战士当人,搞“天灵盖大战无人机”战术拼命填人。
明天战场就会教你做人,让你知道你昨天的行为到底有多么“助敌为乐”。
严禁基层部队指挥员和各级军事主官浪费兵力、不把战士当人,也是周正在多次亲自主持的营级别军事主官会议上,所反复强调、要求严格执行的。
在安德罗一如既往的无条件支持下,周正的军事行政命令得以畅通无阻地落实推行。
加之还有瓦格纳和车臣阿赫玛特特种部队的教官们,在周正的要求下,在各种课堂上、训练场上的场合,反复向受训军官和战士们强调“生命诚可贵,把战士当人”。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安德罗部队反倒是非洲大区军阀混战的本地特色模式下,最把人当人看的一支部队、没有之一。
明知事不可为、没那么多兵力可浪费挥霍,中尉基于此而做出的收缩防御判断,也是完全正确的,话一开口便得到了克劳泽的认可与肯定。
看来对安德罗部队的第一期培训是挺有效果,在安德罗一手培养出来的,原本就不错的底子基础上,又给这些基层指挥员们,传授教导了最新一批应对现代战争的要点方法。
对此番情况还算满意的克劳泽将之记在心里,准备事后返程回到后方后,亲自向周正就这些基层关键问题做当面汇报。
不过眼下还是有火烧眉毛的问题要解决,没忘记自己要干什么的克劳泽继续开口发问。
“敌人的袭击频率如何?一天大概是多少架次?”
“这个——不一定,浮动的幅度有点大。”
“多的时候一天可能有三四十架,反复打击同一处位置,直到我们的人彻底失去战斗力,或是承受不住伤亡损失主动撤离。”
“少的时候一天可能就几架,有时候我们甚至都以为他们是不是转移了,或者去攻击其它位置了。但结果却不是,接下来的攻击强度甚至比之前还要大。”
“。。。。。。所以这让你无法准确判断敌人的袭击频率,进而做出针对性部署对吗?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各种意义上的主动权现在都在敌人手里。”
跟着中尉的步伐,已经来到了村中指挥部的克劳泽抬头一瞧,发现面前的建筑是一间类似教堂的地方,随即听到身旁的中尉主动开口介绍。
“以前是村里的教堂,后来一打仗,人命都快保不住了,谁还顾得上来这种地方念经,就这么荒废了。”
“不过建筑本身还是挺结实的,石质构造,而且有个小钟楼可以当制高点,监视村外周围的动静。下面还有地窖,已经被我下令改成了指挥部,已经是这村子里能找到的,最适合当指挥部的建筑了。”
如中尉所言,看着确实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