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七竖八搁检查站上躺满一地的尸体,要么被抬着扔到了垃圾箱里,要么被塞进了检查站的废水池中。
完事后的陆战队员们,还不忘从一旁路基下的野地里取沙土过来,搁地面上一撒、盖住血迹,伪装成经历过风沙吹拂的模样,确保不被看出异样。
做完了这一切的杜克没有闲着,已经从满是死人的营房宿舍里出来,直奔检查站这边开始指挥布防。
“俄国人这玩意儿是不错,简单易懂,我没怎么看说明书就知道怎么玩了。”
在检查站边缘的一间车库内,摆弄着刚刚架设完毕的9M133“短号”反坦克导弹发射架,调试着火控单元做发射前的最后准备。
对此款俄式武器予以中肯评价的杰克,主动开口向身旁的杜克赞叹着。
多年以来,在中东“泛滥成灾”的短号早已打出了鼎鼎大名,是战场上最具威慑力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之一。就算是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来了,也有不低的概率能够从正面击毁,更无谈侧后。
更重要的是,短号这玩意儿继承了苏俄式武器一贯的“傻大黑粗”,整套武器系统不但可靠耐用、而且简单易懂。
没有什么复杂的信息化操作系统,哪怕拉一个“穿拖鞋的文盲”过来,都能在一通简单培训后轻松上手,多打几发如果还能活下来的话就能很快熟练。
之前在美军服役的时候,部队里有人管这玩意儿叫“斯拉夫制导RPG”。
用来形容这玩意儿随随便便就能上手使用,易上手程度堪比RPG。
眼下亲自用上短号的杰克是觉得,这形容挺是恰当准确的,蹲下查看了一下地上摆着的几支备用发射筒的杜克也紧接回道。
“是不错,短号这东西算俄国人新时代的标志性武器之一了。之前跟老板说起的时候,他也挺喜欢这东西,说是能当高级狙击枪使。”
“高级狙击枪?”
单发、有镜、远程、高精度,是狙没错了。
脑补了一下以上要素的杰克寻思着还挺有道理,再联想到俄国人在战场上,确实没少把这玩意儿当成反步兵的狙击武器使。
一发过去那都不止一击毙敌了,顷刻间“满天飞人”,只要站位密集点能给你一发报销一个班。
“嗯——有道理,那这次轮到咱们爽爽了。”
“这几支备弹筒都是温压的,待会儿把强纳森叫来当副射手,给SDF那帮狗东西开开眼。”
比标枪的战场适应性更强,对付步兵和无防护载具杀伤力更大的短号,确实挺适合拿来对付不久后会出现的SDF先头车队。
对杰克此番提议表示认可的杜克点了点头,又简单交代两句,转而起身来到了检查站中部的岗亭边。
看着四名陆战队员、两人一组抬着两口大号武器箱,从拉货的防雷车来到了岗亭前开始部署。
武器箱中盛放着的是一种“特别武器”,在防御作战中能发挥奇效,只要运用得当——采用无人操作系统的哨戒机枪。
本质上就是一种在M240班用机枪上,加装无人操作系统、自动化火控系统得来的改造武器平台,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这很容易就能办到。
哨戒机枪本身,是遵循提前设定好的本地无人操作程序运作的,附加在三脚支架平台上的火控电脑即可独立运行该程序。
所以这玩意儿一旦设定完成,既不需要联网、也不需要人在回路操作,自己就能打,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是没得说的。
火控系统会自动监测视距范围内任何运动目标发起攻击,且光电观瞄系统自带热成像仪组件,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玩意儿不够智能化,人类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停留在“人工智障”的水平上,没有终结者里具备自主意识的超级人工智能——天网那么牛逼。
一旦系统开机运作,便会无差别攻击正前方120度可视范围内,任何人体热源轮廓目标。
为避免友军误伤,自己人最好别往这跟前靠,一梭子7。62X51毫米全威力弹打过来足够要命的了。
杜克之所以在此次任务中带上这玩意儿,是一眼相中了其可以在不占用编制的情况下,为队伍平添多一份的班用机枪火力,这在防御战中显然非常重要。
再有一点就是这玩意儿不怕敌人反击压制,机枪手会害怕、会恐惧、会担心小命不保,但自动化的机器不会。
所以除非把哨戒机枪完全击毁,或是等这玩意儿250发一箱的弹链全部打光,否则休想令其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