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目光投向远处,仿佛可以穿过重重宫墙,看到那片战场的硝烟已经散尽,看到毓荣茵在胜利的战旗下微笑的模样,看到她那冷静的眼神里闪烁着坚毅与智慧的光芒。
她,是他的妻子、是他的皇后,也是大清未来的希望。
胤禛的心中满是感激与骄傲,但更多的,却是深深的依赖。
他知道,没有毓荣茵的果敢与决断,这场战役可能不会如此顺利,甚至可能会有巨大的变数。
她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在这座庞大帝国中最为信赖的盟友。
忽然,他的目光在窗外定住,似是下定了某个决定。
他转身,目光坚定,步伐沉稳有力地走回书案,挥手让苏培盛呈上他的印玺。
那些飞扬的心情终于在此刻凝聚成了一股无可抑制的力量,化作一声威严的命令。
“传旨!”胤禛的声音如同雷霆般响亮,穿透了御书房的每一寸空间,“即刻准备迎接凯旋大军,朕要亲自出城迎接!年妃和钮祜禄家的四兄弟陪同。”
“是,陛下。”苏培盛连忙应命,匆匆退出了御书房。
胤禛深深地吸了口气,长久地闭上眼睛,似乎是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然而内心的激动却依然无法平息。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毓荣茵冷静指挥的身影,她的眼神清冷坚决,每一个命令下达时的果断,仿佛都能让战局随之一变。
他无数次想象过她的面容,但这一刻,她的影像依然如同最璀璨的明星,深深镶嵌在他的记忆里,无法磨灭。
他明白,这场胜利对于大清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它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成功,更是对所有怀疑者、对所有敌人的一个有力回击。
更重要的是,毓荣茵凭借着她的才智和勇气,证明了她不仅仅是一个温婉的皇后,更是一个真正的战术天才,军事头脑绝不输毓安。
“茵儿……”胤禛喃喃低语,突然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在心头泛起。
或许正是这种深沉的依赖,才让他在权力的漩涡中,依旧能够保持片刻的平静。
他走到书桌旁,拿起毛笔,顿时纸墨飘扬。
胤禛的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要将这份胜利的喜悦传递给所有人,特别是毓荣茵和那些亲自参与战斗的将士们。
他提笔写下了自己的感言:
“朕亲自命令,设盛大庆典,迎接凯旋将士,庆功宴将从今日起,持续三日三夜,赐赏诸位英勇将军,以示朕之谢意。茵儿、蓁蓁、毓安,所有参与此次战役的将士,朕定会亲自接见,嘉奖有加!”
他写得飞快,心中溢满了对这些战士和战役的敬意。
笔走龙蛇,他的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每一笔都承载着他内心的情感。
待写完后,他重新坐回龙椅,将奏折交给钟馗,“钟馗先生,将此信交至茵儿手中。”
钟馗微微颔首,转身开启幽冥门,大步走了进去。
胤禛看着钟馗消失在幽冥门,神情依旧激动,但已恢复了皇帝该有的威严。
“派人立即通知各大将领,让他们准备好迎接的礼仪。”他冷静地说道,目光如刀一般锐利,仿佛瞬间恢复了帝王的威严。“朕亲自出城迎接,绝不容有失!”
刚刚回来的苏培盛又连忙应下,迅速而又谨慎地退下。
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然而胤禛的心头却依旧激荡不已,仿佛那份战报带来的胜利余波,依然在他的血液中翻涌。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外的胜利,更是对自己、对他和毓荣茵之间心灵深处的呼应。
这场战斗的胜利,给了他更多的信心,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一个决心——无论未来的路多么坎坷,他都将与毓荣茵并肩而行,共同为大清的未来,拼尽全力。
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大清军队开始了整顿,空旷的平原上,尸体与残破的武器散落一地。
士兵们互相搀扶着,清理着这些战后的废墟。
有些受伤的战士用布条包扎着伤口,虽然面色苍白,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坚韧的光芒。
朝瑰迅速带领医务队伍,穿梭于战场,救治每一位受伤的士兵。
她的脸上没有一丝疲惫,只有那种久经沙场的冷静与果敢。
毓安站在一旁,指挥着军队清点战利品,他的眼睛扫过一具具敌人的尸体,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沉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胜利了,但心中的沉重与无奈却无法完全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