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八月十五之前,谢妃深感罪责深重,未能管教手下宫嫔,险些酿成大祸,无颜面君,执意自请离宫。
帝挽留不得,将其封为庆阳真人,带发入寺。
天微亮时,一辆小小的青幔马车,一位车夫,从侧门带走了这位曾风光无限的谢妃,渐行渐远。
太后从头到尾没有露面,没有半点阻挠,倒与妥曜所料不符。
谢妃自认罪责出宫,也就是代表谢家放弃了皇后之位,太后怎么会任凭此事发生?
谢妃留在宫里,只要家世还在,早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妙常被妥曜以不易挪动为由,留在了乾元宫。
外面都知道元贵嫔动了胎气,无数人翘首以盼,盼着传出元贵嫔失子,被陛下厌弃的消息。
各宫的人都派人打探消息,明面上的,太医前几天进出乾元宫频繁了些,后来却少了许多。
有了希望后又是失望。
任谁都能看出,元贵嫔的胎还是稳了下来。
皇帝将她留在乾元宫,就是心甘情愿的。
妙常一次又一次的隆宠,已让后宫中人麻木了。
每每传来这样的消息,她们热闹一会儿,然后自己就散了。
元字是皇后用的,乾元宫也是只有皇后能留宿的。
要是两年前,有人告诉她们,皇上会如此宠幸一个女人,她们定然嗤之以鼻,半点不当回事。
可不足两年时间,这一切都真实发生了。
今年后宫动荡,数条人命陨落,未免不详。
中秋十五的团圆宴,妥曜便想大办一场,让众人都热闹一场。
本来此宴是由妙常和丽妃共同操办,可妙常肚中孩子最重,后来只能由丽妃全权操持。
幸得有旧例可循,丽妃又协管宫务多年,一应事宜也徐徐展开。
妙常在乾元宫住了大半个月,自己就要吵着回揽月阁去,她身子已安稳,没有继续待下去的理由。
继续赖着不走,那就真的是恃宠而骄了。
满身虱子不怕多,但妙常还是想,能少点就少点吧。
谢妃出宫,妙常心中恣意不少。
起码不用总是提心吊胆了。
妙常的月份大了些,到了嘴馋的时候,她在吃食上从不亏待自己,各式点心左右塞满两颊,腰上也多围了曾肉。
直到中秋前夕,妥曜到揽月阁来看她。
妙常满心欢喜地出去迎接。
妥曜眼中笑意满满,将她抱了满怀。
旋即妥曜面容微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