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的口味,你再添。”
洛桑文听见她报的菜名,微微一笑,“我们的口味很像。”
他依照他们两人的口味又增添了几个菜色。
等菜期间,洛桑文开始找话题,“六年不见,你都成为杭城鼎鼎有名的大律师了,我听我妈谈到时,很惊讶。”
“我记得我离开杭城那年,你在班会上说的可是当英语老师,怎么转眼就转变了职业方向?”
苏宁商惊叹于他的好记忆,这事他不提,她自已都记不起来。
“当年才高二,对未来懵懂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已的职业规划方向,班会上大家都侃侃而谈自已的理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英语老师只是随口说的,没想到你记得这么清楚。”
她初到杭城时,山村英语教育资源落后,笔试成绩勉强能看,可口语一塌糊涂,学了个哑巴英语,那时她暗暗发誓要说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
经过私人家教和盛拓日常磨炼,她的口语稳步提升,刚巧赶上班会老师让大家谈理想职业,她没有方向,就随口说了个英语老师。
高考结束,她深知教书育人不是她此生理想,在华清大学老师找上门时,无意瞥见法律专业,刚巧分数能达标,她就鬼使神差定下了。
现在回想,那年的她心底恐怕已经种下一颗为人伸张正义的心。
洛桑文听到这话,轻笑一声,语气直白,“我记忆力是不差,但也不是任何事都记在心里。”
“你的事情,我大致都记得很清楚。”
说罢,他炙热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当年他就喜欢她,只是年少害羞青涩,不敢将爱宣于口,后来离开杭城,再也没机会说出口。
可如今她回国,他也回杭城,男未婚女未嫁,他对她依然有感觉,不想继续错过。
在学霸如云的高中校园,他常年稳坐年级第一,可见记忆力惊人,这种高智商学霸谦虚到让苏宁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转移话题。
“高三的时候班长你转学走了,就再也没听到过你的消息,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
当年洛桑文救她一命,沈家和盛家轮番去洛桑文外公家道谢,三家略有走动,自那之后他们两人在学校的接触也变频繁。
可也仅限于她向他讨教问题,他时不时提点她一句,仅此而已,谈不上多熟,联系方式都没有。
自从洛桑文转学到京市后,他们就再没联系。
洛桑文眼底闪过一丝落寞,唇角依旧漾着笑,“在京市念完高三,我就去英国留学了,今年回国后,爷爷有意培养我当接班人,让我来杭城历练一番,以后回京接手洛氏。”
“而且这两年外公身体不太好,我也想多陪陪他老人家,就回来了,上周刚抵达杭城,一直忙着公司的事情,也没来得及联系以前的老同学。”
“你是我见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