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从水浒开始签到 > 第298章(第2页)

第298章(第2页)

苏铎已经估计过,至少能够让百姓们人均一亩多地,基本上做到人人有地种,西北和西南可是很容易发生叛乱的地方,九成以上的原因就是吃不饱,这下有了地,至少会让百姓安定一点,如果有灾年的话,中央会拨款赈灾的。

不过在大炎境内,兵马是不停的来回穿梭,像是篦子一样,把大炎各州一个一个的清理,当然,也有不少公文发出,劝说那些山贼强盗,早日下山到官府自首,自首的话会宽大处理,最多是劳役,但如果让军队清剿的话,将不会有一个能够活下来的。

甚至北境王的强悍,不少中小山寨的山贼强盗纷纷下山,到当地官府自首,当地官府也把这些人分类,罪大恶极的判处劳役五年到十年不等,一些杂役山贼,就地解散为民,发放田地让他们自力更生。

而一些大型山寨,觉得可以依靠易守难攻的地势抵挡一波,如果朝廷久攻不下,应该就会诏安,这是大宋常用的招数。

但是他们错估了大炎的强悍,没有一个山寨能够挡住大炎军队的一轮攻击,大炮一轮的轰炸,就让山寨的一切防御措施化为乌有,然后步兵上前,没有任何怜悯的把刀挥砍到那些已经吓傻了的山贼强盗身上。

大量的山贼强盗被消灭,大炎各地的风气为之一清,商人最有感受,以前行商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前面的哪个山头突然就杀出一伙强盗拦路抢劫,让自己损失惨重,现在不一样了,所有的山贼强盗都被清理,就算是有漏网之鱼,也不敢跳出来抢夺。

这样安定的生活,让商队的数量大大增加,毕竟没有生命危险,就是劳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把货物运到,就能够大赚一笔。

货物流通顺畅了,百姓也发现日子变得开始好了很多,他们自己做的手工品有更多人来收购,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能够让家里变得更加温馨舒适,不少人都感激苏铎,说这才是圣君,至于前朝赵家,谁还理会他们,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和苏铎一比,前朝赵氏真是全员昏君。

…。

苏铎倒是没有沾沾自喜,以为这些措施只是从原本的治地搬来用的,相比原来的治地,大炎整体的情况还差的很远,什么时候家家有余粮的时候,苏铎觉得自己才算是基本成功。

开春之后,苏骁带着李师师等人返回析津府,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太长了,李助他们时不时的来请安,已经让民间传出一些声音,说是太上皇想要和当今皇帝夺权,虽然这些声音很小,而且被探子们抓起来,拷问背后主使者,但是这也说明苏骁停留在这里时间有点长了。

「父皇,何必为那些谣言而烦恼,孩儿和众大臣都知道那是谣言,不足为惧的。」

在汴梁城被十里的地方,苏铎带着百官来送苏骁,苏铎对苏骁说道。

「为父岂是在乎谣言的人,本来为父也就打算开春之后离开,正好,这些谣言出现,皇帝,这是你一个清理不稳定因素的机会,对外就说为父是被谣言逼走的,你可以大张旗鼓的把一些人给清理出去。」

苏骁笑了笑,那些谣言真是不足为惧,苏骁也相信,苏铎不会因为谣言和自己产生什么隔阂,但是这些谣言是一个机会,一个把京城中那些鬼祟清理干净的机会。

就算这些谣言是自发的,也完全可以借题发挥,虚构他们的背景,一样可以把那些暗中的硕鼠给挖出来。

「父皇放心,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孩儿是一个都不会放过的,不能够在父皇身边尽孝,孩儿真是满心愧疚。」

苏铎明白苏骁的意思,这确实是一个机会,只是让父皇这么帮自己,苏铎心中不好受。

「哈哈,为父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头,需要你来尽孝,放心,我们父子相处时间还长。」

苏骁笑着说道,自己和苏铎都是修行之人,几百年的相处还是没有问题的,不在乎这一时半刻。

「父皇放心,等大炎一切稳定,孩儿培养出下一个接班人之后,就禅位给下一代,孩儿到父皇身边尽孝。」

苏铎说道,他明白苏骁的意思,修行之后,生命可是大大的提升,人生百年对他们来说,真是不长的时间。

李师师又和苏铎交代了两句之后,苏骁的车队在亲卫的护送下返回析津府,苏铎一直等到看不到苏骁才带着文武百官返回京城。

只是苏铎心中可是一肚子火,如果不是那些谣言,父皇也不会这么早就离开,虽然父皇有设计的想法,可是对于苏铎来说,父皇就是被逼走的,自己饶不了那些人。

让刑狱严刑拷打那些传播谣言之人,逼问幕后主使,终于有人开口了,是之前被罢官的那些人在暗中搞鬼,他们就是想要让苏骁和苏铎反目,这样二日相争,就会给他们作乱的机会,这样好了,也省的苏铎再想办法把他们牵连到一起,这些人自己送上门来,那就怪不得他了。

【稳定运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huann。】

顿顿蛋炒饭

688、处理一批

天色刚刚变暗,百姓们开始准备做晚饭的时候,突然听到外边乱吵吵,打开门或者窗户一看,外边一队队士兵从门口经过。

不少百姓心中一惊,这才安稳了多少日子,怎么又要打仗了吗?但是看这些士兵都是新军,应该不是外敌入侵,那会是什么呢?

因为新军从不扰民,百姓们也不害怕,都在门口或者窗口看着这些士兵经过,看他们去的方向,好像是城中权贵们住的地方,又是哪家权贵犯事了?百姓们瞬间来了兴致。

从大炎开朝以来,是不是的就会有大臣或者权贵被抓下狱,然后就会公开他们的罪行,不是贪污受贿,就是祸害百姓,然后就会按照新颁布的律法来惩处,该砍头的砍头,该流放的流放,让百姓们大呼过瘾,这种仇富仇权的心态,到了二十一世纪一样是不在少数。

很快,在权贵聚集的区域,几个院子被团团围住,门口的家丁看到这些士兵,吓得立刻关上大门,向里面通风报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