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从水浒开始签到 > 第241章(第1页)

第241章(第1页)

赵桓看着这个白痴说道,真是一个白痴,比自己手下的董文杰等人还不如,在场就你聪明是不是。

「没有问……啊!陛下,臣…臣还要在汴梁辅左陛下……,臣不能离开京城呀!」

听到赵桓的命令,这位刘大官可慌了,他打嘴炮行,但是真让他去析津府给苏骁宣旨,他觉得自己有很大可能是回不来的,苏骁随便找一个借口,半路袭杀了自己,自己都没有地方伸冤去。

「刘卿刚才说的让朕倍感欣慰,朝上还有刘卿这样恪守圣人之言的名士,如果做得虎头蛇尾,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赵桓非常的不爽,平日里这个刘卿就是对自己的各种政令指手画脚,动不动就是祖宗之法、圣人之言,好像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大逆不道一样,现在正好,让你这个整日里嘴巴厉害的家伙去手段最狠的人那里,看看你能不能够讨到好处。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其他人都是闭口不言,也没有替姓刘的求情,不是大家关系不好,而是已经看出来了,谁给这个姓刘的求情,谁就会和姓刘的一起去析津府,自己可不会去找那个没趣。…。

「陛下,陛下饶命呀!」

姓刘的知道自己刚才有点张狂了,而且自己平时顶撞赵桓颇多,恐怕赵桓是要借苏骁之手把自己给除掉,姓刘的立刻跪倒在大殿之上。

这一出把高丽的两个皇子看迷湖了,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明明传旨是一件美差,拿着圣旨就等于是皇帝的特使,到下面可是会接受各种供奉的,怎么这个大官好像是要上刑场一样。

「刘卿,你这话从何说起,朕只是让你传道圣旨,又不是要让你上刑场,何来饶命之言呢。」

赵桓有点得意,没想到苏骁居然还有这种用法,自己可是要记下了,如果以后还有事情,还可以借助苏骁来办。

「……」

姓刘的无话可说,只是跪倒在那里,然后趴伏在地上不肯起来。

「众位爱卿,你们可有什么想要说的?」

赵桓看到这家伙的样子,也懒得理他,光靠这样,确实没办法拿下这个姓刘的,吓吓他就差不多了。

「陛下,苏王爷有镇北疆之责,更有先皇给与便宜行事之权,相比是高丽有冒犯苏王爷的地方,才会被苏王爷灭国,既然苏王爷已经打下高丽,这件事也到此为止,两位世子千辛万苦来到汴梁,那陛下就以国宾之礼待之,让两位世子以后就生活在这汴梁,也算是对藩国有一个交代,而高丽那里,根据史书记载,也是我中原古人迁徙过去,现在既然重归大宋,那就不要在分出去了,让高丽百姓也瞻仰我大宋荣光。」

还是有人聪明,知道苏骁吞进去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再吐出来的,与其去析津府讨一个没趣,还不如把这个事情坐实,更何况苏骁是开疆辟土,也算是功绩一件,没有理由不接受。

这样的话让高丽两皇子顿时傻眼,刚才还一副要给自己做主的场面,怎么突然话锋一转,把高丽划归到大宋了,这开什么玩笑。

「嗯,说的有道理,苏卿也是事出有因,不过现在既然已经成为事实,那就算了,把两位世子款待好,以后在汴梁生活所需,都从内帑支出,不要怠慢了两位世子知道吗?」

赵桓也顺坡下驴,既然无法制裁苏骁,那就享受吧,反正也是在自己在位的时候开疆扩土,在史书上是会重重的记上一笔,后世帝王都会羡慕自己的。

「这…这……」

两个高丽皇子已经傻了,这是什么情况,自己是来求大宋皇帝做主的,怎么突然变成款待自己两个了,还想说些什么,就被进入殿堂的禁军给「请」了出去,让两个高丽皇子有冤难伸,这就是弱国无外交的下场。

两个高丽皇子在东京汴梁活动了许久,也算是明白苏骁在大宋的地位,原来苏骁在大宋是没有人能够制衡的,可以说苏骁只要不篡位,想做什么都行,这两个高丽皇子也只能够认命,在这汴梁城享受生活。

一年之后,两位高丽皇子在黄河游泳的时候溺水而亡,这个消息是没有引涟漪,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从此高丽皇族彻底消失,而高丽也成为大宋的一块名叫高句丽路的新领地,不过那里的官员依旧是苏骁指派,朝堂上没有办法插手一点。。

顿顿蛋炒饭

545、有钱人

苏骁知道了朝堂之上的事情后,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因为这件事的结果已定,不会再起什么波澜,是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已经覆灭了的王朝而出头的。

高丽的事情肯定已经板上钉钉,跑不了了,苏骁让李助调集培养出来的一批政务官前往高丽进行管理,这些政务官并不是按照大宋那种科举培养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处理基层事务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苏骁也下令,让高丽的百姓聚集生活,不要在散装,散装的高丽人是发挥不出什么价值的。

高丽收入囊中之后,苏骁就让李助派探子去岛国收集情报,不管自己什么时候决定动岛国,情报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够到自己用的时候再去收集,到时候就晚了。

李助当然乐意做这些事情,苏骁的地盘大,才有自己的价值,如果苏骁还是窝在清河县,自己最多就是处理一个针头线脑,吵架斗嘴,而现在,自己管理的可就多了去了,调兵筹粮,派官征税,已经有一朝宰相的感觉了。

可惜就是无法得到真正宰相的位置,李助自从在汴梁听了苏骁那一席话之后,算是跳出迷雾看明白了,如果苏骁当上皇帝,那宰相的位置绝对不会是自己的,因为自己和杜壆他们的关系太密切了,做帝王的是不会看着自己手下和睦一片,到时候就会联起手来对付帝王,只有文武对立,这才是帝王的权衡之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