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骁没有批评苏铎,因为苏铎的看法是这个时代的看法,能够另立独行的人恐怕只有自己这个外来者。
「商贾都是女干诈,俗话说无女干不商,他们肯定会隐藏自己的财富,怎么可能没有余钱呢?」
在苏铎看来,商贾都是女干诈的,他们低买高卖,在中间赚的盆满钵满,早就吃的脑满肠肥,适当的剥削一些,就会让军费充足,减轻农民负担。
「如果他们隐藏自己的财富,那就说明他们偷税漏税,这有专门的法条处理,铎儿,你要记住一点,一切都要依法行使,为父是以军功起家,所以你需要练武,以实力来镇压骄兵悍将,但是治理百姓,就不能够用武艺治理,要想让治下繁荣发展,最根本就是依法行使。」
「商贾的无女干不商只是那些读书人的误读,应该是无尖不商,以前的商人是会让米堆冒尖尖的,不过商人重利这是肯定的,所以需要用律条来约束他们,让他们不能那么贪婪无度。」
「士农工商不是等级的划分,而是职能的划分,不要被那些读书人给骗了,读书人因为当官的多,所以掌握话语权,为了他们的地位,所以就把士农工商当做等级来说,商人虽然贪婪,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了商人,你身上这些绸缎就无法从南方运来,你吃的各地美食,也无法出现在析津府。」
「你以后会是掌权者,读书人的那些话不能够当做教条,你是管理读书人的,不是被读书人忽悠的,明白吗?」
苏骁给苏铎说道,开始纠正苏铎的三观,虽然自己的三观也不一定正确,但是至少是领先这个时代的,这就足够了。
「有点明白了,父王,你的意思是,商贾也是子民,需要一视同仁,只要商贾不违法,那就不能够随意欺凌。」
苏铎觉得苏骁的话有点颠覆他这些年来的学习,但是苏铎知道一点,父王是绝对不会骗自己的,那些教书先生是什么目的,自己就不去考虑了,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听父王的话。
「没错,另外还要记住一点,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那些动不动就拿祖宗规矩来说事的,就说明他们已经被淘汰,他们的利益已经侵犯到大多数人,如果还不改变的话,那就等着那些大多数人来改变他们,所以法律是要不断适应新事物的,你记住了吗?」
苏骁要趁着自己势力初形成,还没有那些根深蒂固的派系形成,定下自己治理的基调,如果还是延续北宋的治理方案,那用不了两代,自己的后代就会被那些人给玩弄于股掌之中,到时候就会成为一个吉祥物,甚至是背锅侠。
「孩儿记住了,孩儿不会和皇帝那样,被手下群臣给架空,孩儿会和父王那样,驾驭文武,造福百姓。」
苏铎说道,赵佶的情况,平日里苏铎也是有了解的,知道赵佶虽然是皇帝,但权柄还不如自己的父王,那样的皇帝真是没用。
521、东京有变
苏骁可不觉得自己一次谈话就能够改变苏铎的认知,认知这东西只能够潜移默化,所以苏骁会把递交上来的公文先交给苏铎处理,然后自己再更改,让苏铎知道自己什么地方没有做对。
苏铎的改变是能够看得见的,苏骁相信,用不了两年,苏铎就会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目光会看得更远,这样才能够接手自己打下的这一切。
当然,苏骁也不会忽略其他的孩子,苏铎、苏芊几个能够修炼的孩子,苏骁指导他们修炼,其他的孩子苏骁也会传授武艺,陪他们一起玩乐,不会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苏铎身上。
看到苏骁如此一视同仁,赵福金几个才算是放心,她们生怕苏骁因为选定了苏铎之后,就忽视其他的孩子。
这方面赵福金有经验,赵佶的孩子众多,除了几个赵佶特别偏爱的孩子外,其他的孩子,一两个月见到赵佶一面都算是多的,别看他们是皇子帝姬,也就比普通百姓能够多吃饱饭而已,亲情、友情这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的。
苏骁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已经开始控制孩子数量了,自己女人越来越多,孩子绝对不能够增加了,否则这么多孩子,自己弄不好就要搞混,孩子不是越多越好的,只要培养的好,一两个也够用。
而且苏骁也不是什么皇帝,子嗣被人算计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所以少一点也不用担心会绝后。
苏骁其他的孩子虽然没有修行之资,但是也都乖巧听话,学武的已经开始打熬身体,用各种药草洗浴,一个个精装的和小牛犊子一样,习文的也有教书先生教导,不过苏骁把自己带回来的理科知识也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能够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以后能够帮苏铎看清楚未来。
这样安排下来,不管从哪面看,苏骁这里都是欣欣向荣,而北宋,因为苏骁在北方抵挡了一大半的敌人,北宋境内倒是开始出现转机。
赵佶可以把北边的守军调回中原,来平复到处的叛乱,方腊、田虎、王庆这三个最大的巨寇被剿灭之后,大量的土地被重新分配,被压榨到极点的百姓得到了缓解,赵佶多少也明白,如果再压榨的太狠的话,匪寇恐怕还会再起,所以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免税就是其中一项。
虽然北宋内部形势好了,但是赵佶的身体就有点差了,前半生声色犬马太多了,身体有点撑不住了,先前有苏骁的九花玉露丸,给他增补了不少,但是赵佶不知道节制,等到九花玉露丸没有了之后,他只坚持了一两年,身体再次下降。
为了活命,赵佶是三番五次的派人来,想从苏骁手中得到新的丹药,但是都被苏骁拒绝,苏骁虽然还有丹药,但都是增加武艺的丹药,没有九花玉露丸这种温补丹药,这些丹药都是留着赏赐众将或者给自己孩子打基础的,哪有功夫给赵佶。
虽然赵佶心中不悦,但是苏骁的实力让他也不敢做出太过逼迫的行动,只能够在民间选拔道士,给自己炼制丹药,结果又走回了老路,这些道士可没有苏骁的手段,他们能够炼制什么丹药,只能够炼制一些提神透支的丹药,来让赵佶得到一时的快活,至于赵佶死不死,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
在京城的铁笛仙马麟把这些情况都送到苏骁的桌案前,苏骁看了之后,就知道赵佶的时日不多了,自古乱食丹药的没有几个是有长寿命的。
「王爷,可否要谋划一番?」
李助说道,如果赵佶死了,可就要换新的皇帝,那么就会有机会,如果赵佶突然暴死,那么底下的皇子就会争夺,到时候机会就更大,想让赵佶暴毙也不是什么难事,探子早已经安插到了宫中,想要让赵佶三更死,绝对不会留五更。
「谋划什么?皇位吗?你觉得本王现在和皇帝有什么区别,本王治下比那大宋江山要差吗?等拿下高丽、倭国,本王还缺什么呢?」
苏骁看了一眼李助,这些人总想让自己谋朝篡位,为了那一个虚名,就要接手大宋那腐朽的江山,苏骁可不想自找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