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怡看向向学良,等待着他确认。
市里确实有过这一规划,向学良承认道:“确实如此,但是因为西郊离城市远,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且市里无法承担所有企业搬迁费用,所以这一规划便暂时搁置了。”
这个事算是向学良政绩上的一个污点。
当初,向学良带着团队欢天喜地的批手续、征地。
可征地完成后,那些原本答应搬迁的企业也纷纷反悔,害的向学良还在会议上被林东阳训斥一通。
向学良倒是没想到杨怡会翻起这一段陈年旧账来攻击他。
“当初是我太想当然,考虑的不够周全了。”
杨怡点头道:“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我还是认可向市长规划的,所以我在有大型药厂即将落户我们东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西郊的土地利用起来,以药厂为先导,将西郊的工业园区打造起来。”
“我这么做属于在帮助向市长你完成你未完成的规划,你却在这里拆我台不合适吧?”
杨怡声音轻飘飘的娓娓道来,但在场人都能听出来杨怡是在含沙射影,指责向学良这么做属于在恩将仇报,有些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洪涛没想到杨怡如此伶牙俐齿,发现向学良落下风了,赶忙帮腔道:“向市长之前就和我提起过,说西郊的开发是他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
“杨书记将药厂选址定在了西郊,是在帮助他解决一块心病,是十分感激杨书记的。
但是,感激归感激,不能被一时的高兴冲昏了头脑。”
洪涛衣副语重心长的表情,“向市长曾专门找我聊过,他很高兴西郊的工业规划项目有机会重启,但是也要吸取过去发展中的问题,不能为了让企业落户就什么要求都答应。”
“我们如果将土地白白给药企使用,引入其它企业时也会提类似的要求,总不能将土地全部白白送出去吧?我们若不答应其它企业要求,那引入其它企业、动员市内企业搬迁就会遇到阻碍。”
“你的做法相当于在给后续的工业区规划埋雷啊!”
在场人听完都纷纷点头,觉得洪涛书记分析的十分有道理。
向学良跟着补充道:“洪书记说的没错,这就是我顾虑的原因,所以才要坚持由市政府出面再和药企进行谈判,重新敲定细节。”
杨怡仍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并没有因为洪涛和向学良的联手夹击表现出任何不满,回应道:“洪书记提出的问题我也有考虑过,这确实会留下一定的隐患。”
“但是经济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难免要做出一些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药厂答应落户西郊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免除土地使用费用,不然他们也不肯搬入一个没有任何配套设施,远离市区的地方建厂。”
向学良嗤之以鼻说道:“那是因为杨书记太年轻了,被药厂拿捏住,换做市政府这边去谈判,绝不会是这种情况。”
“我年轻没经验也好,被拿捏也罢,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局面总是要解决的。
我作为书记已经答应了药企,向市长若是再带着团队去谈判,会让人觉得我们东平市委市政府出尔反尔,会影响到我们的营商口碑。”
“假如向市长担心工业区的企业引进受阻,那不如就由市委组织一支团队专门负责西郊工业区的规划发展,若是出了问题我杨怡全权承担责任。”
“不行!”